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英语教学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作者】 卢豫至
【机构】 鹅塘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训练的基础上,力争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提高。但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听说等方面的训练,而对于写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部分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长期性及系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顺其自然的思想。所以,在日常教学甚至考试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普遍存在着应付的态度。
关键词:英语;教学误区;提高;表达能力
一、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误区一:强调听说教学,忽视写作训练
新课标提出,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 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所以,许多教师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节课中,先带领学生做听力练习,之后围绕听力的主题又展开口语练习,有问答,讨论,模仿,表演等。课堂往往显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兴致勃勃。然而课下没有相应的书面巩固,学生还是没有多少收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可是在笔头方面却很逊色。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只强调听说,并没有跟上写的巩固训练。
误区二:尽量多背课文,借助背诵促进写作
背诵是对英语知识进行“批量”输入的一种形式,也是许多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检测性手段之一。并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理论根据要求学生。应当说,背诵成篇或成段的英语文章有利于语音、语调的正确熟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书面的表达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们常常只将目标定位在记住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只追求课文背诵的完整性。简言之,背诵与应用基本脱节,背诵的内容也枯燥无味,背诵质量也只具有短期效应,这种背诵所花的时间与其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误区三:重视交际能力,轻视基础知识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语法能力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目前许多教师淡化了语法教学,一提到语法就认为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于是出现大谈交际能力而忽视知识,结果又使能力成为“无源之水”。而在他们发现这种做法无法落实教学效果时,又重新采用了语法翻译法。这样又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教师讲得筋疲力尽,而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许多教师无法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以及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往往以语法知识讲解为中心,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情景和交际的教学氛围。因此,正确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摆正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既不夸大也不忽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探究和应对策略
1、训练听写和翻译,落实词汇和短语。听写能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拼写,而且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效,每天一次小听写,学完一个单元再来个大听写。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听写单词短语、重要句型或者文章段落,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翻译也同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和运用教材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当然老师在给学生布置翻译练习时,应多利用教材,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或熟知的事物为出发点来设计练习。这样的话,学生们会把做习题的过程看成师生交流,生生对话,他们就会积极参与练习。
2、加强课堂会话引导,使学生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内容,从会话入手来指导学生从说到写的自然过渡。学生们在进行了free talk口语训练之后,利用课本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为写作作好了铺垫,写作效果非常好。
3、精心组织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学生们只有通过多次仿写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知识和句型结构,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
4、背诵精彩段落,围绕单元话题设计书面表达。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精彩的一些课文段落要求学生背诵。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精彩句子、名言警句,为语言的输出积累丰富的资料。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作为学生书面表达的话题材料。
5、设法创设情景,融语法教学于技能训练中。正确的语法形式及其运用方法的意识对促进交际是必需的。因此,我们要将语法教学与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将语法自然地融合渗透其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语法的交际功能,创设一定的情景,设计合适的话题,使语法活动和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
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的力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学生个性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误区;提高;表达能力
一、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误区一:强调听说教学,忽视写作训练
新课标提出,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 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所以,许多教师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节课中,先带领学生做听力练习,之后围绕听力的主题又展开口语练习,有问答,讨论,模仿,表演等。课堂往往显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兴致勃勃。然而课下没有相应的书面巩固,学生还是没有多少收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可是在笔头方面却很逊色。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只强调听说,并没有跟上写的巩固训练。
误区二:尽量多背课文,借助背诵促进写作
背诵是对英语知识进行“批量”输入的一种形式,也是许多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检测性手段之一。并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理论根据要求学生。应当说,背诵成篇或成段的英语文章有利于语音、语调的正确熟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书面的表达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们常常只将目标定位在记住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只追求课文背诵的完整性。简言之,背诵与应用基本脱节,背诵的内容也枯燥无味,背诵质量也只具有短期效应,这种背诵所花的时间与其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误区三:重视交际能力,轻视基础知识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语法能力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目前许多教师淡化了语法教学,一提到语法就认为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于是出现大谈交际能力而忽视知识,结果又使能力成为“无源之水”。而在他们发现这种做法无法落实教学效果时,又重新采用了语法翻译法。这样又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教师讲得筋疲力尽,而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许多教师无法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以及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往往以语法知识讲解为中心,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情景和交际的教学氛围。因此,正确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摆正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既不夸大也不忽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探究和应对策略
1、训练听写和翻译,落实词汇和短语。听写能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拼写,而且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效,每天一次小听写,学完一个单元再来个大听写。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听写单词短语、重要句型或者文章段落,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翻译也同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和运用教材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当然老师在给学生布置翻译练习时,应多利用教材,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或熟知的事物为出发点来设计练习。这样的话,学生们会把做习题的过程看成师生交流,生生对话,他们就会积极参与练习。
2、加强课堂会话引导,使学生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内容,从会话入手来指导学生从说到写的自然过渡。学生们在进行了free talk口语训练之后,利用课本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为写作作好了铺垫,写作效果非常好。
3、精心组织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学生们只有通过多次仿写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知识和句型结构,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
4、背诵精彩段落,围绕单元话题设计书面表达。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精彩的一些课文段落要求学生背诵。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精彩句子、名言警句,为语言的输出积累丰富的资料。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作为学生书面表达的话题材料。
5、设法创设情景,融语法教学于技能训练中。正确的语法形式及其运用方法的意识对促进交际是必需的。因此,我们要将语法教学与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将语法自然地融合渗透其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语法的交际功能,创设一定的情景,设计合适的话题,使语法活动和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
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的力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学生个性的具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