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政治作业设计漫谈
【作者】 尹文香
【机构】 安顺市民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标政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政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政治练习是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中如何设计有效作业进行训练呢?因此,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针对性、开放性、时政性、研究性、兴趣性、主体性,建构新的政治作业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怎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这一过程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这方面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政治;作业;新课程
一、作业设计和布置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加针对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简单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特点,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无非就是“什么是”、“为什么”、“如何理解”等等。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理论”的作业,使学生感到学政治没用,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的发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向生活回归,为此,在作业布置方面就必须注人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的思想政治课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学习这一内容就无法更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在经济常识第一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这一内容作业布置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如下作业:①查一查:农贸市场青菜价格早晚有差别,为什么?②比一比:一斤青菜与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有差异,为什么?这些作业的内容学生熟悉,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提高了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我们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
二、作业设计和布置要增强动手能力 ,呈现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而脱离了生活的政治只会是枯燥的,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在进行政治作业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素材,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所学的政治知识,提高生活的技能。
比如,在学习“公民的储蓄存款”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去咨询自己的家长,了解最近10年来家庭存款变化的情况,并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探寻20年来家庭存款增长的原因。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作业设计和布置要拓展视野,体现时代性
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也包括学生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同时,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其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时政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适时布置一些时政作业。例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高一思想政治课刚好上到“国民收入分配、财政、税收”这一内容,我及时给高一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①查一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增长速度等经济指标。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有哪些调整和新举措。③结合我们学过的经济常识知识,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此期间,我给高三学生布置的作业是:①查一查我国现时的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分别是谁担任?他们是怎样产生的?据此说明我国的政体属于哪一类?为什么?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是哪一天召开?这样安排有何重大意义?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如何设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样的作业促使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查阅搜集这些时政资料,了解到我国现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和布置要丰富多彩,注重研究性
在过去,我们所看到的政治作业多以文字为主,侧重于知识考查,重结论轻过程,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有些同学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感到头痛,那就更谈不上作业的质量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针对这一建议,我们政治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千万不能走老路,违背新课程的要求,在作业布置时,一定要使作业形式多样化。在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贵港江南工业园的道路建设情况。同学们骑着自行车寻遍城区的每条道路,又到交通中队了解情况,终于写出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个小组的调查报告写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区域市进程大大加快,原有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交通日益紧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规划方面的失误即‘丁字路口’过多。”这个报告对区交通局的道路规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研究性的作业除了社会调查这种形式以外,还可以采取撰写时政小论文、开展社会服务、辩论赛等,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可以为我所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来关注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学生。作业的设计和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设计出一些较好的政治作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作业;新课程
一、作业设计和布置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加针对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简单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特点,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无非就是“什么是”、“为什么”、“如何理解”等等。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理论”的作业,使学生感到学政治没用,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的发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向生活回归,为此,在作业布置方面就必须注人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的思想政治课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学习这一内容就无法更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在经济常识第一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这一内容作业布置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如下作业:①查一查:农贸市场青菜价格早晚有差别,为什么?②比一比:一斤青菜与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有差异,为什么?这些作业的内容学生熟悉,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提高了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我们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
二、作业设计和布置要增强动手能力 ,呈现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而脱离了生活的政治只会是枯燥的,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在进行政治作业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素材,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所学的政治知识,提高生活的技能。
比如,在学习“公民的储蓄存款”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去咨询自己的家长,了解最近10年来家庭存款变化的情况,并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探寻20年来家庭存款增长的原因。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作业设计和布置要拓展视野,体现时代性
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也包括学生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同时,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其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时政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适时布置一些时政作业。例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高一思想政治课刚好上到“国民收入分配、财政、税收”这一内容,我及时给高一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①查一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增长速度等经济指标。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有哪些调整和新举措。③结合我们学过的经济常识知识,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此期间,我给高三学生布置的作业是:①查一查我国现时的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分别是谁担任?他们是怎样产生的?据此说明我国的政体属于哪一类?为什么?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是哪一天召开?这样安排有何重大意义?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如何设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样的作业促使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查阅搜集这些时政资料,了解到我国现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和布置要丰富多彩,注重研究性
在过去,我们所看到的政治作业多以文字为主,侧重于知识考查,重结论轻过程,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有些同学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感到头痛,那就更谈不上作业的质量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针对这一建议,我们政治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千万不能走老路,违背新课程的要求,在作业布置时,一定要使作业形式多样化。在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贵港江南工业园的道路建设情况。同学们骑着自行车寻遍城区的每条道路,又到交通中队了解情况,终于写出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个小组的调查报告写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区域市进程大大加快,原有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交通日益紧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规划方面的失误即‘丁字路口’过多。”这个报告对区交通局的道路规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研究性的作业除了社会调查这种形式以外,还可以采取撰写时政小论文、开展社会服务、辩论赛等,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可以为我所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来关注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学生。作业的设计和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设计出一些较好的政治作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