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汉字书写教学

【作者】 胡 强

【机构】 富荣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众所周知孩子写好字,能磨练性情,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字表义丰富,形体优美,书法艺术也是其它任何文字所无法相比的。语文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批阅学生作业、作文或试卷时,如果发现一手好字,眼前总会一亮,心中总会一阵舒坦。能欣赏到学生的一手好字,是教师的专利,也是教师的一种享受,而这样的享受机会却越来越少了。在长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摸索出了,点滴做法,在此与大家共勉: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字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但的手段去激发。写字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写字,如果一味地向他们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等写字技巧,学生就会感到乏味。而密切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组织安排兴趣小组、书法竞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赛调动了学生的写字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可选择一些好的字贴,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一定的描述,不但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增长知识。
  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表样和鼓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写字的兴趣。
  二、规范落实汉字写字过程
  1、首先要掌握写字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握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不要往内斜,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没有骨气,二没有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2、笔画规范。笔画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笔画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字的不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八种,最基本的有八种。这八种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在写字之前,要让学生认识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如: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竖,从上到下要写直。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而且对一些形近的笔画要分清。
  在学生刚刚练习时,不要急于写很多的字,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这时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3、笔顺规范 
  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方块字时,必然要遇到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的问题,这就是笔画的先后顺序,简称为笔顺。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写字笔顺极不规范,画倒笔已成了一种常见的通病。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还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所以,当学生一开始描写生字时,就必须同步进行笔顺规则的指导。
  4、运笔规范
  指导写字不能忽视运笔的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每一笔的运笔过程,教师要在讲清要领的基础上多做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如何提、按、顿、挫;什么叫逆锋,什么叫回锋;轻、重、缓、疾如何把握等。学生缺乏这种规范运笔的感觉,因为书写技法单靠讲,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要少讲解,多示范。可在课堂上示范,对学生写不好的字,老师一示范,学生往往就会写了。对于还缺乏感觉的学生要手把手挨个儿反复、直接地加以辅导,使学生对如何正确运笔有了具体、规范的体验。实践证明,一年级学生手把手教写字,学生学得快、写得规范。
  5、结构规范
  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这就足以说明汉字的笔画安排,间架结构排列的平正、匀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间架结构如同建房,即要讲究结构合理、稳固,又要追求造型美观、大方。所以学会间架结构是写好字的根本。反之,笔画的位置和关系摆得不好,字写得再流利、连贯也不能算是好字。这好比一个人,如果长得五官失位,甚至出现畸形,无论他们气色多么精神,都无补于应有的健美容貌。 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例如:“棋”;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如“思”;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如“游”、“倒”;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如“蓝”。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三、在评改上下功夫。
  教师进行作业讲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我采取的评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以在批改作业中书写评语,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认真批改,不是单纯地打个等级,而是指出其中一两个主要毛病,督促学生在下一次习作中改正。学生每次克服一个毛病,天长日久,字是不愁写不好了。也可以经常性地进行习作讲评,习字发给学生时,要认真讲评。通过讲评。让学生认识怎样写才美,怎样写不美,从而发扬学生写字中的优点,纠正普通性的毛病,并及时让学生订正。当然还可以学生互评,通过教师经常的点评,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审美能力;一方面也从教师的点评中掌握了点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互相评议,从他人身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在互评中促进共同提高。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给学生,真正做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写字实非小事,让年少一代重视写字,让年少一代在形成扎实的写字技能的同时,体会学习之乐,领略汉字之美,有待于更多的有志之士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作出艰苦的努力。
  总之,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仅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课内课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同力协作,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字写的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