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渗透

【作者】 秦元梅

【机构】 青海师大附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完全取代了早先的应试教育。社会的发展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上,如何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如何将游戏教学更好地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成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语文;运用;探索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它主要是以学生的探索为基点,通过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游戏实践的形式获取知识和经验。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渗透游戏化模式,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全新话题。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游戏化教学现行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小学生减轻负担。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游戏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方法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内涵及作用
  1.游戏教学的内涵。游戏是一种非正式性的比赛娱乐活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游戏的方法能够为孩子打造出轻松自在、富有趣味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创造和想象力有所提高,着重突出作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游戏教学的方式符合当下新课标的新要求,同时也可以较好地展现出语文学习的特性。但纵观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游戏教学并没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普及,所以把游戏教学方式巧妙地与学习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是首要的课题。
  2.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儿童间的游戏通常伴随有语言的表达,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有助于儿童语言的表达和发展。在小学阶段,儿童对游戏有着强烈的渴望,有着游戏的天性。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们是否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从而引发学习的激情,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游戏加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会产生一种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关键是把平淡无力的内容变得鲜活有生命力,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1.游戏必须服务于教学。游戏的选择和安排不是随机性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教师选择和安排的活动需要紧紧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切实落实教学的需求。在教学难点、重点的同时,使游戏的目标成为整个游戏的方向,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掌握之前不会的知识。
  2.游戏要具备普遍性和广泛性。语文课堂学习中开展的游戏是面向课堂上的全体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在游戏的设计上需要具备普遍性和广泛性,尽可能多地安排集体性的游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游戏的主体和参与者,把游戏设计的环节都交由学生处理,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启发和引导,提出建议,让学生在游戏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学习。
  3.游戏的选择要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在课堂学习中,要时刻注意气氛和节奏的整体性把握,灵活适时地进行活动,游戏的内容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教师所选择和设计的活动在形式上应尽可能简单、易于操作,才能使小学生都容易参与并且乐于参加,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让游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游戏的选择形式应多样化。游戏中的趣味性在语文学习中是很关键的问题,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趣味性的活动可以使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在小学阶段,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能更好地迎合孩子的心理,使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轻松愉悦地学习,是再好不过的了。
  5.课堂游戏的设置应生活化。设计和布置语文课堂的游戏与相关的活动时,游戏内容与活动形式的生活化。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葆有对语文课堂的热爱,同时使之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语文课堂游戏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避免游戏过于刻板和脱离实际,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要通过鲜活并且实际的生活来扩充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使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简单的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探索
  1.汉语识字游戏。可以在教学真正开始前进行一定时间的猜字、词语接龙等简短的小游戏。根据每个字在发音、笔画或偏旁部首上的特点让学生识记。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会更多的生字,也加深了印象。
  2.体验游戏教学。小学生处于年龄、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定的制约性,难以理解一些复杂诗文的真正意蕴,知识只能从表面的文字理解上意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表演、朗诵、歌唱、绘画等游戏方式,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感受、理解美的文化。
  3.对作文的写作游戏。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写作文有一种先天的惧怕,认为没有东西可写。因此,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怎样让孩子敢于写作文、愿意写作文是值得探析的重要问题。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诸如拔河或掰手腕等常见的简单性游戏,从游戏开始、进行以及结束,在整个过程中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最后可以将参与活动比赛同学的表现、变化等可视的东西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总之,小学语文的游戏选择要适合其课堂教学,游戏要让学生感兴趣,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且易于理解、便于操作,游戏的内容要紧密地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更进一步的表现,精心备课与组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胡娟.浅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2011(06)65.
  [2]王四林.把游戏请进语文课堂[J].现代语文,2011(02)56-57.
  [3]张晓英.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10-05)
  [4]韩其福.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