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快乐走进体育教学中
【作者】 林 沅
【机构】 德兴市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一词的提出大约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文化源头看,“快乐体育”无疑与原先的“自然主义教学”理论有关,80年代,在我国对原有体育教学的反思中,它由外国引入。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上的实施是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体现了对当时某些僵死、被动式教学的纠正,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领会快乐体育的一些共性要素。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快乐体育在我国流行才十几年,尽管有其一定的不足,但它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长期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之一,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往往被演绎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就这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多地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最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势必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四、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
体育教学的成功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多年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则不知如何学,只好被动地学,或依瓢画葫芦。快乐体育的意义使这种以教为主,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有教有学,以学为主,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探索学生的学法、练习法,使学生真正能够方动地、创造性地去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和喜悦感。
经过十年来快乐体育教改实验的体会,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人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并重的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启发式的教法。
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不怕困难,积极克服,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
总之,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对学校体育的目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必将为快乐体育的实践铺平道路,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快乐体育在我国流行才十几年,尽管有其一定的不足,但它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长期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之一,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往往被演绎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就这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多地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最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势必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四、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
体育教学的成功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多年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则不知如何学,只好被动地学,或依瓢画葫芦。快乐体育的意义使这种以教为主,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有教有学,以学为主,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探索学生的学法、练习法,使学生真正能够方动地、创造性地去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和喜悦感。
经过十年来快乐体育教改实验的体会,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人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并重的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启发式的教法。
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不怕困难,积极克服,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
总之,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对学校体育的目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必将为快乐体育的实践铺平道路,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