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职高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作者】 陈 艳
【机构】 西秀区安大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思维才会活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本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从兴趣发展到志趣。那么如何诱导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呢?
一、营造课堂氛围。
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大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师也能轻松自如地进行启发诱导教学,用幽默的语言,结合教学内容可以插入成语、诗句、谚语。如讲植物的向光性时,引用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可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轻松课堂气氛。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调、语速、表情等,不断向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赏识、鼓励和期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提问时要注意分层次,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转变为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行动。
二、进行新颖导入。
导课是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利用导入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个开路,希望通过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状态,同时,好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接下来就是设计好导入内容,使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学习新课。另外,导入还可以做到使前后内容相互连贯,温固而知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又为以后的内容做个铺垫。在教学中,通常使用复习导入、实验导入、设置疑问等方法。比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内容中,通过上一节内容“新陈代谢和酶”的复习后,导入新内容,首先教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从它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出发,其中,条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对植物体来说,CO2可以从大气中获得,那么水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节所要讲的内容。又如,我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窑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窑,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所以,导入在教学中是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课堂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趣。
三、利用直观教具。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阅晕粤分子的空间结构”时,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一内容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新课标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而建立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是达到新课标的最有效手段。
四、引用生物故事。
生物知识大多数比较枯燥,但是只要老师用心去挖掘,完全可以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知道您发现了吗?高中生物教材提到了30多位科学家,可以说每个生物科学的新发现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生物课堂上适度地导入或穿插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您的课堂生动有趣,还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五、理论联系实际。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六、活用术语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最不喜欢的课无疑是下午第一节课,尤其是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学生在座位上反应不冷不热,似睡非睡,好像毫不相关似的。对此,我灵机一动,便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这样的状态,便像是注射了过量胰岛素后的症状。也有点类似缺少甲状腺激素后的症状,慵懒而无活力。那么,同学们是被注射了过量胰岛素,还是甲状腺被切除了呢?”学生一听乐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有时,学生上课过于活跃,常常漫无边际地插嘴。对此,我对学生讲:“同学们是不是把酶加多了,反应如此激烈。若再不降温,老师可要加水稀释了。”学生们一听笑了,态度一改从前。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以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有力催化剂。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向正确而持久的方向发展,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课堂氛围。
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大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师也能轻松自如地进行启发诱导教学,用幽默的语言,结合教学内容可以插入成语、诗句、谚语。如讲植物的向光性时,引用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可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轻松课堂气氛。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调、语速、表情等,不断向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赏识、鼓励和期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提问时要注意分层次,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转变为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行动。
二、进行新颖导入。
导课是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利用导入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个开路,希望通过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状态,同时,好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接下来就是设计好导入内容,使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学习新课。另外,导入还可以做到使前后内容相互连贯,温固而知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又为以后的内容做个铺垫。在教学中,通常使用复习导入、实验导入、设置疑问等方法。比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内容中,通过上一节内容“新陈代谢和酶”的复习后,导入新内容,首先教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从它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出发,其中,条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对植物体来说,CO2可以从大气中获得,那么水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节所要讲的内容。又如,我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窑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窑,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所以,导入在教学中是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课堂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趣。
三、利用直观教具。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阅晕粤分子的空间结构”时,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一内容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新课标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而建立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是达到新课标的最有效手段。
四、引用生物故事。
生物知识大多数比较枯燥,但是只要老师用心去挖掘,完全可以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知道您发现了吗?高中生物教材提到了30多位科学家,可以说每个生物科学的新发现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生物课堂上适度地导入或穿插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您的课堂生动有趣,还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五、理论联系实际。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六、活用术语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最不喜欢的课无疑是下午第一节课,尤其是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学生在座位上反应不冷不热,似睡非睡,好像毫不相关似的。对此,我灵机一动,便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这样的状态,便像是注射了过量胰岛素后的症状。也有点类似缺少甲状腺激素后的症状,慵懒而无活力。那么,同学们是被注射了过量胰岛素,还是甲状腺被切除了呢?”学生一听乐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有时,学生上课过于活跃,常常漫无边际地插嘴。对此,我对学生讲:“同学们是不是把酶加多了,反应如此激烈。若再不降温,老师可要加水稀释了。”学生们一听笑了,态度一改从前。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以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有力催化剂。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向正确而持久的方向发展,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