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作者】 靳春莲

【机构】 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研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从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服务过程和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等四个目标层( 一级指标) 构建,细分为 15个二级指标,下设35个主要观测点。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体系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其竞争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引  言
  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从文献中呈现的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研究不断增多,已有陕西、河北[1]、广东、河南[2]、山东、湖南、广西以及北京市[3]、南京市、青岛市等地的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其中北京、南京、青岛、河北、广西等教育部门还组织实施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具体问题 
  从文献上看,目前尚未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学研究方面仅有某一课程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没有系统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评价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能很好的体现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二是评价目的不明确,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多为管理的需要,评价所应具备的改进、完善等重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对教师和学生个体素质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仍是一个难题。
  二、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中职学校进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达到最佳的教育目标,最大程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育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具体实施评价时,结合专业特色来建立评价体系,使评价发挥最大功能。[4]
  2、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调研是研究的第一步,毕业生专业知识饱和度、专业技能熟练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都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反馈。       
  (2)评估指标体系要体现专业特点。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对专业教学质量特点和影响专业教学质量因素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使评估体系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3、评估指标体系要客观、系统、可操作性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立体多维的基础上,从纵向、横向理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力,从而构成一个系统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5]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依据教学规律及特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服务过程和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等四个目标层( 一级指标) 构建,细分为 15个二级指标,下设35 个主要观测点,每个观测点根据其在整个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给出评估标准、等级和具体分值。
  (1)教学管理职责
  教学管理职责是中职学校教学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指标由教学质量方针与目标、教学组织与管理两个二级指标组成。主要观测点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的发展规划以及教学质量管理小组规划。
   (2)教学资源管理
  资源是教学过程实现的必要条件,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四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队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环境建设、学术环境建设、教风学风、后勤保障、资金投入。
  (3)教学实现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六个二级指标:培养方案设计、生源控制、专业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对生源控制的考察主要包括招生过程、学历基础、生源审核淘汰等三个观测点;培养方案的设计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设计、素质教育设计四个观测点;专业建设主要包括整体建设水平、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三个观测点;理论教学包括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三个观测点;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等四个观测点;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两个观测点。
  (4)教学质量的监控、分析和改进
  该指标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测量与分析和反馈与改进等二级指标。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标准建设、教学检查与评估、考核机制和毕业控制四个观测点;测量与分析包括教学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分析一个观测点;反馈与改进包括在校生学习效果、毕业生意见、用人单位满意度三个观测点。[6]
  四、结论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平台和契入点,围绕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一核心,全面评价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尝试探索构建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尽可能克服传统教学质量评价只停留在注重评教师教学工作这一不够全面的评价体系的不足,从而更加高效地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秦书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李菁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3]王振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控制方法和途径探析 [J].职业 ,2008(2).
  [4]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5]林世平.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J].高等建筑教育,2012 (21) 
  [6]王丽娜.基于IS09000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