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 李淑英

【机构】 天岗湖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商榷。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2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水到渠成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激起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所用。”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以猜谜语,“兄弟三人齐上路,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五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打一生活用品。学生很快想到是钟,从而引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记时法,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把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转换,最后,教材还鼓励学生在找些日常生活中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时间的例子。这样教学目标不仅能够顺利完成,而且还帮助学生丰富认识、加深理解,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明确判断。
  3.会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为主体,是获取知识的主动者,别人代替不了的,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总之,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以上几方面要尽可能都考虑到,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想学、乐学,课堂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