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如何创设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 刘 洁 辛 慧 马晓丽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该如何带领学生走上一条轻松学英语的道路?又该如何提高英语的课堂效率呢?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感到学生的学业负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减轻,尤其是英语学科。据调查,在学生的学习时间中,有一半时间他们是在学英语的。而在升学的重压下,英语学科还总是成为众多中学生跨入高中或重点高中的一道障碍。
最近两年,优质高效英语课堂被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热切关注。关于如何创设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所探讨的话题。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建议:
一、指导好课前预习是前提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预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新课内容。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时,因为该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态。假如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上新课的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上这课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浏览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出一个该掌握的语言项目(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补充),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如何让课堂上的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低效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要创“高效”的新型的课堂,就应该把所有的时间、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景的交谈、操练。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谈论的主题,然后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该语言项目。最后,引导他们在自己大量的口语操练的基础上总结这节课的语法要点及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自测题进行反馈、巩固。这样一来,原本在学生眼中难熬的“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说英语”的快乐、享受自主学习的满足感,更使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轻松地掌握了运用英语的技能,而这正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终极目的。
三、利用课件浓缩上课内容
现行教材编排量大,涉及内容广,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编排内容进行教学,就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堂时间。从而训练的时间就不得不减少,对于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就难以胜任。针对这种现状我的做法是:坚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单元制作成一个课件,浓缩单元内容,节省新授课时间。这样就能在课堂上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方面的训练。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既能掌握、运用新授的知识又能把握考试要点,何乐而不为呢?
四、上课内容要堂堂清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千万不能让学生留尾巴,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死记硬背。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少老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语法、习题,讲得学生听到“昏昏欲睡”。细想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孰不知这样只会是学生加重对英语的厌恶感。我在上到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从不会只在课堂“蜻蜓点水”,却让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机械地记忆。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的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地背诵,然后通过做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运用、巩固。这样学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记忆带来的成就感,也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六、注重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
教学过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展开课程,完成教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这种人格是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的“情感发展”与理智、知识,理解等“认知发展”的统一。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趣味性原则。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另外,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七、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他们乐于参与活动中,才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教师。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最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优质高效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能够创设“高效”的课堂,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这也是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最近两年,优质高效英语课堂被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热切关注。关于如何创设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所探讨的话题。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建议:
一、指导好课前预习是前提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预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新课内容。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时,因为该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态。假如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上新课的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上这课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浏览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出一个该掌握的语言项目(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补充),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接受新课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如何让课堂上的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低效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要创“高效”的新型的课堂,就应该把所有的时间、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进行有情景的交谈、操练。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谈论的主题,然后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该语言项目。最后,引导他们在自己大量的口语操练的基础上总结这节课的语法要点及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自测题进行反馈、巩固。这样一来,原本在学生眼中难熬的“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说英语”的快乐、享受自主学习的满足感,更使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轻松地掌握了运用英语的技能,而这正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终极目的。
三、利用课件浓缩上课内容
现行教材编排量大,涉及内容广,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编排内容进行教学,就要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堂时间。从而训练的时间就不得不减少,对于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就难以胜任。针对这种现状我的做法是:坚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单元制作成一个课件,浓缩单元内容,节省新授课时间。这样就能在课堂上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测试方面的训练。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既能掌握、运用新授的知识又能把握考试要点,何乐而不为呢?
四、上课内容要堂堂清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千万不能让学生留尾巴,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死记硬背。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少老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语法、习题,讲得学生听到“昏昏欲睡”。细想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孰不知这样只会是学生加重对英语的厌恶感。我在上到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从不会只在课堂“蜻蜓点水”,却让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机械地记忆。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的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地背诵,然后通过做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运用、巩固。这样学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记忆带来的成就感,也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六、注重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
教学过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展开课程,完成教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这种人格是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的“情感发展”与理智、知识,理解等“认知发展”的统一。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趣味性原则。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另外,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七、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他们乐于参与活动中,才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教师。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最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优质高效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能够创设“高效”的课堂,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这也是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