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王国华
【机构】 四川省隆昌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素质教育逐渐带起了以往的应试教育,社会上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是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起始阶段,初中物理学科的开设就是让学生对于物理体系有个基本的了解,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的内容和价值,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策略
物理这门学科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门同学学习起来却感到有一定的抽象性,这是因为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学科时,对物理的表述方法和语言有一定的不适应。初中物理是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的起步阶段,物理学科本身也是一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目,从物理教材的内容中就可以看出,物理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实践内容,所以,要想真正的学好物理理解物理的真正内容,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起来实验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占的比重过小
物理本来就是一个探究性的学科,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也是在前人无数的实验中,无数的探索中才得出来的结论,因此实验是物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今物理学科的普遍教学情况是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也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老师。而老师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向学生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学生再做相关的题目巩固练习,这样的方法看似简单便捷,省去了很多程序,但却忽略的学生的思考和想法,这样的灌输式学习让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机会。在现如今的物理课堂中,大部分学校对于实验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就够了,考试也只是会考察学生的笔试水平,不会考察动手能力,因此就将实验的教学内容搁置了,最多也只是老师演示实验给学生看,而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失去了物理实验的根本的意义。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往往都是分数的提高,而不是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甚至把实验内容总结成一个个考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这几种方式都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实验的意义,实验本来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是却没有被足够的重视。
1.2实验用具单一落后
由于对实验内容的不重视,许多学校的实验设施也没有得到完善。首先,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学习实验使用。其次实验用具的数量和质量要能满足学生们的使用要求,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用具单一落后,数量不足,学生们即使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也只能很多人公用一套实验器材,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与感受的机会。另外,学校对于实验用具没有专门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导致很多实验用具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有很大程度的损耗,在实验时无法提供准确的数值等等。学校应加强对实验课的重视和对实验用具的管理力度。
1.3实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思考的空间小
实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试验。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是要学生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实验过程,以及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才能算是一个有效完整的实验,但是在很多初中物理实验中,往往是老师把必要的实验步骤,实验思路给学生讲完之后,学生去实验室知识机械的重复一遍过程。很多老师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学生错误的实验步骤,但恰恰相反,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真正的实验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在经历了失败或者错误的步骤之后他们才能对正确的实验思路更加印象深刻,才能实现实验的意义。
2初中物理实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加强学生和教师对实验的重视
只有学生和老师给予了实验足够的重视,从观念上改变,才能根本的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物理实验课时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所以大部门内容只是基础的概念和理论,所以物理课时可以适当的向实验方面倾斜,让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真正的理解物理的存在价值。其次,学校内部可以开展对实验的考核。其实,如今在部门地区,已经实施了实验的考核,实验也成为了学生考学的必要考试内容,只是在实施初期还没有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也比较宽松。学校内部可以开展阶段性的实验考核,督促学生和教师加强对实验的内容掌握。
2.2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与以往的应试教育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要求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之前,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或者实验最终要验证的结论是什么,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探究,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教师可以事先将各实验器具的功能和特性给学生讲明白,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把小灯泡的功率测出来,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地引导,但不要过多地干预实验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多年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2.3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和实验用具的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教育部应加强对实验设施的投入,为学校建立专门的实验室,投放足够的实验用具供学生使用,另外也要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于实验用具的管理和保护,学校要配备专门的实验管理员,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维护。另外,有了实验管理员,就可以不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对物理实验有强烈的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3小结
综上所述,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实验的重视,让理论与试验相结合,更透彻更清晰的认识物理内容,在让学生学好物理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6,(10):94.
[2]赵克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6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策略
物理这门学科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门同学学习起来却感到有一定的抽象性,这是因为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学科时,对物理的表述方法和语言有一定的不适应。初中物理是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的起步阶段,物理学科本身也是一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目,从物理教材的内容中就可以看出,物理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实践内容,所以,要想真正的学好物理理解物理的真正内容,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起来实验的内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占的比重过小
物理本来就是一个探究性的学科,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也是在前人无数的实验中,无数的探索中才得出来的结论,因此实验是物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今物理学科的普遍教学情况是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也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老师。而老师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向学生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学生再做相关的题目巩固练习,这样的方法看似简单便捷,省去了很多程序,但却忽略的学生的思考和想法,这样的灌输式学习让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机会。在现如今的物理课堂中,大部分学校对于实验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就够了,考试也只是会考察学生的笔试水平,不会考察动手能力,因此就将实验的教学内容搁置了,最多也只是老师演示实验给学生看,而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失去了物理实验的根本的意义。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往往都是分数的提高,而不是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甚至把实验内容总结成一个个考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这几种方式都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实验的意义,实验本来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是却没有被足够的重视。
1.2实验用具单一落后
由于对实验内容的不重视,许多学校的实验设施也没有得到完善。首先,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学习实验使用。其次实验用具的数量和质量要能满足学生们的使用要求,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用具单一落后,数量不足,学生们即使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也只能很多人公用一套实验器材,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与感受的机会。另外,学校对于实验用具没有专门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导致很多实验用具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有很大程度的损耗,在实验时无法提供准确的数值等等。学校应加强对实验课的重视和对实验用具的管理力度。
1.3实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思考的空间小
实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试验。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是要学生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实验过程,以及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才能算是一个有效完整的实验,但是在很多初中物理实验中,往往是老师把必要的实验步骤,实验思路给学生讲完之后,学生去实验室知识机械的重复一遍过程。很多老师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学生错误的实验步骤,但恰恰相反,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真正的实验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在经历了失败或者错误的步骤之后他们才能对正确的实验思路更加印象深刻,才能实现实验的意义。
2初中物理实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加强学生和教师对实验的重视
只有学生和老师给予了实验足够的重视,从观念上改变,才能根本的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物理实验课时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所以大部门内容只是基础的概念和理论,所以物理课时可以适当的向实验方面倾斜,让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真正的理解物理的存在价值。其次,学校内部可以开展对实验的考核。其实,如今在部门地区,已经实施了实验的考核,实验也成为了学生考学的必要考试内容,只是在实施初期还没有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也比较宽松。学校内部可以开展阶段性的实验考核,督促学生和教师加强对实验的内容掌握。
2.2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与以往的应试教育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就是要求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之前,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或者实验最终要验证的结论是什么,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探究,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教师可以事先将各实验器具的功能和特性给学生讲明白,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把小灯泡的功率测出来,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地引导,但不要过多地干预实验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多年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2.3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和实验用具的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教育部应加强对实验设施的投入,为学校建立专门的实验室,投放足够的实验用具供学生使用,另外也要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于实验用具的管理和保护,学校要配备专门的实验管理员,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维护。另外,有了实验管理员,就可以不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对物理实验有强烈的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3小结
综上所述,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实验的重视,让理论与试验相结合,更透彻更清晰的认识物理内容,在让学生学好物理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6,(10):94.
[2]赵克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