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作者】 贺志君

【机构】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三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主导者,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数学教师要想真正践行新课程标准,就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从理念上、方法上、教学手段上不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激发兴趣 和谐关系 赏识教育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就课堂教学。而现如今,我国正在加大新课改的力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为主要和基本的教学形式,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改掉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时代共同进步,从而不断更新,以求在初中数学中建立高效课堂,数学教师自身需要精研初中数学教材,深入把握其中的教学思维,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数学的乐趣。本文主要解析初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认识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繁琐性,数学知识很难在生活中运用。因此,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毫无用处的。进而,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学生的这种片面的认识,彰显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逐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整体把握课堂结构,打造一种良性互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要打造适宜学习环境,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从而逐步转变偏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统筹兼顾学习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加大难度,促使学生意识调数学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比如: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通过组内帮助,组外竞争,满足学生争强好胜心理,教师在因势利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和良性竞争的浓厚氛围。
  二、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议”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孩子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要实现高效,教师必须讲的少,一节课教师最多只能讲20分钟,让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质疑、交流、讨论,教师仅仅起点拨作用。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多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多思考;能让学生回答的就让学生多回答,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要善用“眼神”、“手势”、“语言”等给予鼓励,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引导,采取铺垫式、递进式,让学生顺利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的引导要“少而精”、“适可而止”,决不能经不起课堂“沉默”而转换问题,更不能取代学生回答而“越俎代庖”,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有老师的“帮助”,我一定能完成“任务”。这样“课堂”一旦成了学生的“舞台”,“高效课堂”也就有了动力的源泉。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旨在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中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时,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强化和巩固,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主动发展。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创新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首先,突出民主交往方式,提升和谐课堂质量。课堂交往方式主要指师生的交往方式,也指生与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很显然,在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突出平等学习、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民主气氛下,不断地探讨和交流,加深了自身经验的理解,对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其次,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对教师人格、品行和教育素质的较高要求,这也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势必要求教师在自己的人格及其他教育素质方面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良好的影响。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四、赏识教育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赞赏,其在内心深处是渴望被认可、被赏识的,赞赏对于人们来说如同精神食粮一样。新课改的推进,使广大教师认识到赏析教育的价值,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学生心理的成长过程,以尊重个性,激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对所谓的好学生,还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都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赏识教育可优化优等生,赏识教育可升华中等生,赏识教育可感化后进生,请用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吧。
  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高效课堂不仅在于传授知识,也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打造高效课堂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