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提高高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作者】 胡源梁

【机构】 习水县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党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而现实中许多教育者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智育而轻其他,在一些学校,经常出现任体育课的老师本身就不擅长体育或者体育专业老师被“委以重任”改教“重要学科”,使学校体育教学不能正常开展。而这样的局面继续发展,导致老师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研究、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运动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师良好的形象和素质。
  教师应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言行文明,衣冠整洁。上课时不佩带手机和任何首饰,示范力要形象逼真,激发高中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而且激励胆小怕羞中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对中学生产生吸引力。教师对高中生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尊重中学生。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欢迎;体育教师必须有较强的示范能力,在活动开展之前要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很直观地掌握基本要领;体育教师还要有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场地、器材和学生特点,有效加以开发,灵活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二、合理安排教材。
  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这样不仅发展了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有了能力,会有成功的享受,就会乐意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我们在高一新生中发现有的农村初中考上来的同学,由于他们初中时一般只练中考项目,没学过篮球不会打篮球,到高中后,课外活动只好在球场边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学生这种篮球运动能力缺乏,而不能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我们按篮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篮球的学生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首先让他们学会“打球”,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机会,逐步在参与中提高。在其它项目教学中也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在上“后滚翻”时,有的同学由于身体较胖或其它原因翻不过去,那么先让她们在斜坡上从上向下滚翻,并给予一定帮助;翻过后,降低坡度,再进行练习,让学生再努力,再次体验成功。在足球教学比赛中,让为了学生体验进球时的成功喜悦,可以不设守门员或将球门放大,降低进球难度。在跳箱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先采用“山羊”代替,并逐步拉开踏跳板距离,或降低箱的高度,先练四节,再到五节,最后加到六节。这样学生觉得自己能做,能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即使下了体育课,即使出了校门,也会自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四、创设竞争情境。
  竞争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比赛.还是组织的小型运动会,都贯穿着竞争。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望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织竞赛要合理,正确运用竞争规则,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竞赛的内容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等,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再赛的胜利。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察评价等,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感受到参与运动对自己身体的益处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能长期热爱体育运动,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五、运用激励评价。
  利用本班的优秀学生及周围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爱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采用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具有感知的时效性、共同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如向学生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又如多媒体教学对于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们喜欢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