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英语的兴趣教学
【作者】 王 娟
【机构】 燕子坝完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兴趣和动机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引导和激发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其保持稳定性和持久性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好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 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同样是出于爱护。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既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更要让他们能知错就改,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是对他们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才会努力刻苦地学习。
二、巧妙导入新课。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一堂高质量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入,优美的课堂导入可以调节学生心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良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导入的方法很多,如“Free talk”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实物、视听导入法,成语、谚语及名人名言导入法,猜谜语导入法等。例如我在讲第六册A baby panda时就采用的是猜谜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及音乐导入法:There is an animal in our country, it’s black and white. We have sent two pandas to Taiwan, their names are Tuantuan and Yuanyuan. 学生猜出是panda,接着播放《熊猫咪咪》这首歌.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激发了学生热爱、保护大熊猫的情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巧创教学情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教师要想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结合这点,教师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以求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比如,小学生都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英文读法时,就可以把这些动物制成头饰,上课时教师就带着头饰走进教师,直接用英语说:“Hello! I am a (panda).”接着让学生一起读这个动物的单词,教几遍之后就让学生自己上来戴起小熊猫的头饰说“Hello! I am a panda.”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会提高,也会争着上台表演。以后学其他动物就可以让几个学生同时戴着头饰互相问好。比如说:“Hello! I am a cat.” “ Hello! I am a monkey. ”还可以加上平时的问候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等等。另外,还可让学生作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让其他的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更会情绪高涨,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就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觉得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让他们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两节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识词默写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五、进行歌谣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教读,一定枯燥乏味、费时低效。若要学生乐意学,学得快,记得牢,运用得熟练,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发音动觉与书写动觉共同参与学习。比如说,唱歌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在学习英语数词时,如果教师用歌曲的形式教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小学英语课本上的英语歌曲朗朗上口,一旦学会便永久难忘。如教授one至 ten的数词时,通过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来强化数词记忆,效果优佳,英语歌曲优美的旋律,轻松愉快的节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营造轻松自由、快乐和谐的学习气氛。
六、利用媒体教学。
实施新课标后,课堂上越来越多的运用多媒体。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多运用电教工具。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只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UNIT 14 Our day”这一课时,就将Li Lei一家的一天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又如,教学“UNIT 5Let’s eat”这一课,我们可以用数码摄像机到附近的肯德基店里去拍摄一段影像,里面出现课文中的真实场景和对话:
A: Have some cake.
B: Thank you .
C: Can I have some chicken?
D: Sure!
……
再把要学的单词如cake、chicken等等实物拍摄出来,放在多媒体上,当学单词时,看一个说一个,对话也一样,还可以把对话的录音关掉,请同学们来配音,分角色表演。最后把录像关了,请同学上台表演。这样效果比拿卡片要好的多。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外,教师还要加强业务学习。在工作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会学后乐学,做到真正的英语高效课堂,达到兴趣与学习的完美结合。
一、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好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 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同样是出于爱护。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既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更要让他们能知错就改,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是对他们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才会努力刻苦地学习。
二、巧妙导入新课。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一堂高质量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入,优美的课堂导入可以调节学生心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良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导入的方法很多,如“Free talk”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实物、视听导入法,成语、谚语及名人名言导入法,猜谜语导入法等。例如我在讲第六册A baby panda时就采用的是猜谜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及音乐导入法:There is an animal in our country, it’s black and white. We have sent two pandas to Taiwan, their names are Tuantuan and Yuanyuan. 学生猜出是panda,接着播放《熊猫咪咪》这首歌.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激发了学生热爱、保护大熊猫的情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巧创教学情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教师要想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结合这点,教师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以求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比如,小学生都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英文读法时,就可以把这些动物制成头饰,上课时教师就带着头饰走进教师,直接用英语说:“Hello! I am a (panda).”接着让学生一起读这个动物的单词,教几遍之后就让学生自己上来戴起小熊猫的头饰说“Hello! I am a panda.”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会提高,也会争着上台表演。以后学其他动物就可以让几个学生同时戴着头饰互相问好。比如说:“Hello! I am a cat.” “ Hello! I am a monkey. ”还可以加上平时的问候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等等。另外,还可让学生作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让其他的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更会情绪高涨,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就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觉得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让他们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学习。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两节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识词默写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五、进行歌谣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教读,一定枯燥乏味、费时低效。若要学生乐意学,学得快,记得牢,运用得熟练,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发音动觉与书写动觉共同参与学习。比如说,唱歌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在学习英语数词时,如果教师用歌曲的形式教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小学英语课本上的英语歌曲朗朗上口,一旦学会便永久难忘。如教授one至 ten的数词时,通过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来强化数词记忆,效果优佳,英语歌曲优美的旋律,轻松愉快的节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营造轻松自由、快乐和谐的学习气氛。
六、利用媒体教学。
实施新课标后,课堂上越来越多的运用多媒体。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多运用电教工具。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只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UNIT 14 Our day”这一课时,就将Li Lei一家的一天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又如,教学“UNIT 5Let’s eat”这一课,我们可以用数码摄像机到附近的肯德基店里去拍摄一段影像,里面出现课文中的真实场景和对话:
A: Have some cake.
B: Thank you .
C: Can I have some chicken?
D: Sure!
……
再把要学的单词如cake、chicken等等实物拍摄出来,放在多媒体上,当学单词时,看一个说一个,对话也一样,还可以把对话的录音关掉,请同学们来配音,分角色表演。最后把录像关了,请同学上台表演。这样效果比拿卡片要好的多。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外,教师还要加强业务学习。在工作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会学后乐学,做到真正的英语高效课堂,达到兴趣与学习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