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作者】 海热古力·吐尔德

【机构】 新疆阿勒泰市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的教学我们常常是从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体现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键词:实践性;探索能力;生活应用性;作业设计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感受最深也最费心思的就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我目前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总有几个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都跟得上,各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懒惰、畏难,课堂听讲效果差,参与度不高。需要巩固练习的内容,他们又总是各种原因落下。所以,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需要特别考虑的。
  在我接触到了“实践性作业”这一教学方法后,迫不及待的做了了解,看了相关的教育书籍,并做了很多的尝试。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对于很多的课程我尝试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性作业”然后以课堂汇报的方式共同学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课前实践性作业的完成也使学困生有了表现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实践性作业”的反复思考和尝试,我发现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有目的性
  1、从作业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的目的
  实践性作业一定要具备作业的特点,要么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巩固,这是检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要么是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预习和准备,这是初步感知所学知识从而有所体会。而这两种情况要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确定,如果当天内容较难第二天还需要继续强化讲解,那么当天就可以根据所学的基础内容布置相应的以巩固为目的的作业。如果两节课之间联系不大,当天的课程已经练习巩固过了,而第二天的教学内容需要准备的学具比较多,或者是操作活动,那就可以布置预习性的作业。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就要结合这两种目的的要求适当的安排。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的了解,研读,有计划的进行学练结合。
  2、布置的实践性作业要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目的
  作业的布置除了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好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方法,除了利用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培养,实践性作业也是可以实现这一点的。这就需要在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整体的考虑作业的要求,和完成的方法,以及完成这项作业需要经历的过程和达到所要结果需要的思考方式和获得的策略。
  3、实践性作业要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目的
  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常常会在教学目标中关注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在作业的布置中却常常是只有不断的写和练,所以,很多学生总会对作业抱有排斥心理,也总在强迫下来完成。这样,巩固的作用就很难达到了。其实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兴趣的培养是点滴积累的,应该渗透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其中作业的布置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合适的实践性的作业的布置,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好的运用,或者利用数学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形或合理的方案时,学生对数学的喜欢就会很容易的产生了,各种情感的培养也就在迁移默化中达到了。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合理性
  合适的实践性作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旧知,也可以帮助预习新知,但并不是只能单一的一种方法,相反,有很多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可以选择,我们在布置的时候也要注意多样化的去调整。其中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制作设计型
  每一册的教材中都会有“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操作性活动和借助的教具学具会比较多,作业布置的时候也大都借助练习册上的习题来巩固,其实制作设计性的作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而且对于这些课程非常适合。
  2、调查型
  教材中的“统计和概率”部分从低年级开始就渗透着调查数据的方法,和统计的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时常常将重点放在从表格中发现信息方面,不断地向学生强调哪些信息表示什么含义,通过强加式的练习让孩子理解。其实,我们忽略了,数据调查整理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含义的过程,如果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那么统计的表格中所有的信息,他就自然而然的知道其中的含义。所以,对于这样的内容学习之前,如果布置了调查型的作业,对课堂的重难点的突破就很有帮助。
  三、实践性作业要注重作业的评价和汇报
  因为实践性作业和普通的书面作业相比较起来,教师不容易检查,所以有时会降低学生心目中这项作业的重要性,导致完成的时候敷衍,达不到本来预期的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这项作业的评价和汇报,尤其以下方面:
  1、检验作业结果的同时,注重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对学生汇报时自己获取结果的过程描述,例如,通过观察,通过尝试。通过资料的查阅等,只有注重这些知识获得的过程的评价,学生才能真正的得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有助于今后的不断自主的学习。
  2、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在彼此的汇报中查漏补缺,达到以优补差的目的。因为学生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知识获得的多少和层次的深浅,一定是不同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才能及时的调整,补充,达到知识优化的目的,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总之,在不断的思考,尝试中,我也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尽可能的让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性更强,对于作为一项作业的作用也更为有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还需要我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2] 陈旭远 《新课程 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