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晓梅

【机构】 神木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解答应用题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技能。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提高笔算速度和计算正确性。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一、明确口算算理,激发学生口算能力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培养他们的口算兴趣,又要明确口算目的 。学生在进行口算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记数目,选算法,在头脑中紧张的思维运算,因此口算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识记能力和再现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不同类型的口算训练,让学生自编口算题,全班同学展开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运用投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效果。只要做到:深钻教材,把握重点,多动脑筋,精心设计,动静结合,简便易行,讲究实效,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能力的培养
        从教学过程中来看,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则差。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不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给出两个数的加、减口算题,学生首先进行一番时间极其短暂的逻辑思维,确认“不进位(或不退位)的,还是进位(或退位)的”,事实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很大,口算的对与否、快与慢,其关键也正是反映在对两个数的判断速度与准确性上。
  三、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几分钟的口算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四、通过口算练习,培养多种能力。
  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要适当进行形式灵活多样的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不仅要经常练习,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从年龄特点看,学生年纪尚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通过口算练习,培养多种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的训练方法:
        1. 视算,利用口算卡让学生读式说得数,看式写得数。这样使口、手、脑得到协同训练。
        2.听算,听算式写得数。这种方法难度较高,学生要记数字、记符号、想得数。这种方式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3.悄悄话,两人一组合作,看题后一个同学把口算结果悄悄说给另一个同学,听的同学如果判断是正确的就点头,反之摇头,再给算的同学一个机会。这种练习可以增强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 口算接龙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
  5.进行适当的全班限时赛和小组对抗赛。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协作精神。
  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但学习中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学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口算的浓厚兴趣。
  五、持之以恒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要根据大纲要求,紧紧依靠教材,落实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我们每节数学课都坚持抽出2分钟练习20道口算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断提高。例如教学百以内加减法时,练习从“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开始,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再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每天的数学作业必有20道口算,自己出题自己判,或家长出题家长判。这样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1.口算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引导学生在口算之前要看清数字、看清符号,观察题目的特点,认真审题。口算过程中要弄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
  2.选择合理的口算方法,认真口算;规范地书写数字、运算符号。口算时,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采用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
  4.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坡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口算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实际相当艰巨的工作。保持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减少错误还可以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有把口算的时间把握好、方法设计好,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借助口算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才能在今后的计算过程中得以用处,才能使他们对数学这一学科更有兴趣,为以后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