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识字、听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和重要性
【作者】 多吉扎巴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塔定乡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一滴水能见到太阳的光辉,一次汉字听写大会,能看出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追根朔源,还是我们对小学语文识字、听写的教学方法不到位,训练过少、重视不够。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识字 听写
2013年8月18日陆佳蕾顺利成为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虽悄然落幕,但是余音依旧在全国人民脑海中萦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益:从老师到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汉字的书写正在出现危机。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当前,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以及教学条件的优化,老师们使用键盘打字的形式越来越多,原来的手写汉字变成了双手打字,习惯了电脑打字,手写汉字的能力在逐渐下降。出现了汉字书写危机。二、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试卷检测,听写汉字的训练少了,听写汉字的机会少了,连常见汉字也写错。所以,出现了今天的汉字听写危机,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汉字听写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认真学好《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审视听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譬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书写,大部分会用。”这充分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的一大重要内容,学生不会写字,就不会用字组词,更不能用词写句,也就说不上进行写作了。因此,识字、写字、写词的教学是是语文课堂中一切活动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会写的字不多,将会严重影响其读写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也对各年级都有具体的、明确的要求,如低年级要会写900多个常用汉字,中年级要会写2000个字左右,高年级要会写2500个字左右,可见其对写字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是为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识字教学在小学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听写要从低年级抓起,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在过去,有些教师教学识字的方法、教学识字的形式机械呆板。教师在课堂上将所要学的生字抄写在黑板上,然后帮助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结构,接着让学生反复拼读几遍,最后让学生进行生字书写练习。教学过程枯燥无味,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降低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即使在复习生字时,不过让学生机械抄写几遍;学生若是听写错了,又要罚抄写几遍,使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大大的有所降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印象特别深,正如古人所说“少年学习入骨,中年学习入腹”。也就是说,少年时代学习的知识会终生不忘,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打个比方说,有一个人小时候因为做了一件事情给自己的脸上留下了一道伤疤,一直到他年老的时候,有人问起他脸上的疤痕时,他还能记起小时造成伤疤的经过。当一个成人在正确书写一个有点难度的汉字时,他也许还能说出他在小时候学这个汉字的经历。这就是正确书写汉字为什么要从小学的低年级抓起的原因,只有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处,对一个汉字有一个很深的正确书写的印象,学生就能准确的记住这个字的笔顺、笔画、结构、偏旁以及整个字的整体印象。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根据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学环境不同,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汉字从“识”到“写”,再到“听写’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识字是最重要的一步。抄写是第二步,是实践。听写是第三步,这才是应用。为了能把一个汉字,一个词语写好,必须首先把识字环节抓好。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识字、记字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⒈象形字识字法,就是还原汉字原来的象形字,让学生记住这个汉字的由来或者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如“月”“人”“从”“鸟”等字;当然现在的象形字毕竟是少数。2同部首比较法,如“喝”“渴”、“详”“祥”“样”、“扛”“杠”“肛”、等带有同一部首的字,只要学到两个以上的这个类型的字,就让学生进行比较,加深记忆。3经常对汉字进行添部首、减部首、换部首辨析组词,如“羊”给它添上木字旁、言字旁、示部旁,分别是什么字?如“悔”去掉竖心旁是什么字?“救”去掉反文旁,左边换上提手旁是什么字?老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经常、反复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比较辨析,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就特别深。3默写同步首字比赛活动,如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默写同一个部首的字,如虎字头的字、木字旁的字、心字底的字等,看哪组代表写的多。4、帮学生编生字口诀记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是“会”字;“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是“秋”字等。5、让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街道、景区、社区到处是门牌、宣传牌、广告牌,让学生去随着人群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有没有写错的字,使学生的识字量又增加了许多,譬如;有一个学生发现:森林公园境区内开荒的”荒”字中间写成了“云”字;学校操场墙上的“乐”字一横写的太长成了错字。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给人家写广告牌、门头牌。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新课改形势下识字、写字的新途径。6、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识字、辨析字。如指导学生用“汉字书写笔顺在线”来看某一个汉字的笔画书写顺序;用汉字书写软件word检查某个字、词的对错,词语的意思等。试想如果从小就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变字、识字、记字,等到他们到中学时代再参加汉字听写时,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调整语文检测考试内容,增加汉字识字、听写的比重。
在2013年8月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当听写:“害臊”一词的时候,参赛者竟然几次都没有写对,场外的观众竟然也都提笔忘字了。实际上“臊”字在在小学阶段“归类识字”中可能是学过的汉字。它与“澡”、“操”在同类部首里面出现过。为什么还会写错呢?我认为这类情况,一是在小学学习生字时,对这个字的印象太浅,没有对这类同部首的生字进行比较、分析组词。二是平时组词、造句、写作用的少,所以才造成了写错的结果。由此我建议:在今后的期中、期末语文教学检测中,应该再适当增加一些有关汉字听写的内容,譬如像“看拼音写出下列词语”、“写出文章中音节下面的汉字”甚至像英语考试那样有汉字听写的录音,让学生多有听写汉字的机会。对试卷中听写的分值要适当的有所增加。只有这样全面重视汉字的听写和训练,我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识字 听写
2013年8月18日陆佳蕾顺利成为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虽悄然落幕,但是余音依旧在全国人民脑海中萦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益:从老师到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汉字的书写正在出现危机。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当前,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以及教学条件的优化,老师们使用键盘打字的形式越来越多,原来的手写汉字变成了双手打字,习惯了电脑打字,手写汉字的能力在逐渐下降。出现了汉字书写危机。二、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试卷检测,听写汉字的训练少了,听写汉字的机会少了,连常见汉字也写错。所以,出现了今天的汉字听写危机,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汉字听写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认真学好《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审视听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譬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书写,大部分会用。”这充分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的一大重要内容,学生不会写字,就不会用字组词,更不能用词写句,也就说不上进行写作了。因此,识字、写字、写词的教学是是语文课堂中一切活动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会写的字不多,将会严重影响其读写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也对各年级都有具体的、明确的要求,如低年级要会写900多个常用汉字,中年级要会写2000个字左右,高年级要会写2500个字左右,可见其对写字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是为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识字教学在小学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听写要从低年级抓起,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在过去,有些教师教学识字的方法、教学识字的形式机械呆板。教师在课堂上将所要学的生字抄写在黑板上,然后帮助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结构,接着让学生反复拼读几遍,最后让学生进行生字书写练习。教学过程枯燥无味,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降低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即使在复习生字时,不过让学生机械抄写几遍;学生若是听写错了,又要罚抄写几遍,使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大大的有所降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印象特别深,正如古人所说“少年学习入骨,中年学习入腹”。也就是说,少年时代学习的知识会终生不忘,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打个比方说,有一个人小时候因为做了一件事情给自己的脸上留下了一道伤疤,一直到他年老的时候,有人问起他脸上的疤痕时,他还能记起小时造成伤疤的经过。当一个成人在正确书写一个有点难度的汉字时,他也许还能说出他在小时候学这个汉字的经历。这就是正确书写汉字为什么要从小学的低年级抓起的原因,只有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处,对一个汉字有一个很深的正确书写的印象,学生就能准确的记住这个字的笔顺、笔画、结构、偏旁以及整个字的整体印象。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根据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学环境不同,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汉字从“识”到“写”,再到“听写’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识字是最重要的一步。抄写是第二步,是实践。听写是第三步,这才是应用。为了能把一个汉字,一个词语写好,必须首先把识字环节抓好。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识字、记字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⒈象形字识字法,就是还原汉字原来的象形字,让学生记住这个汉字的由来或者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如“月”“人”“从”“鸟”等字;当然现在的象形字毕竟是少数。2同部首比较法,如“喝”“渴”、“详”“祥”“样”、“扛”“杠”“肛”、等带有同一部首的字,只要学到两个以上的这个类型的字,就让学生进行比较,加深记忆。3经常对汉字进行添部首、减部首、换部首辨析组词,如“羊”给它添上木字旁、言字旁、示部旁,分别是什么字?如“悔”去掉竖心旁是什么字?“救”去掉反文旁,左边换上提手旁是什么字?老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经常、反复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比较辨析,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就特别深。3默写同步首字比赛活动,如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默写同一个部首的字,如虎字头的字、木字旁的字、心字底的字等,看哪组代表写的多。4、帮学生编生字口诀记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是“会”字;“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是“秋”字等。5、让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街道、景区、社区到处是门牌、宣传牌、广告牌,让学生去随着人群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有没有写错的字,使学生的识字量又增加了许多,譬如;有一个学生发现:森林公园境区内开荒的”荒”字中间写成了“云”字;学校操场墙上的“乐”字一横写的太长成了错字。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给人家写广告牌、门头牌。这些都是同学们在新课改形势下识字、写字的新途径。6、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识字、辨析字。如指导学生用“汉字书写笔顺在线”来看某一个汉字的笔画书写顺序;用汉字书写软件word检查某个字、词的对错,词语的意思等。试想如果从小就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变字、识字、记字,等到他们到中学时代再参加汉字听写时,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调整语文检测考试内容,增加汉字识字、听写的比重。
在2013年8月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当听写:“害臊”一词的时候,参赛者竟然几次都没有写对,场外的观众竟然也都提笔忘字了。实际上“臊”字在在小学阶段“归类识字”中可能是学过的汉字。它与“澡”、“操”在同类部首里面出现过。为什么还会写错呢?我认为这类情况,一是在小学学习生字时,对这个字的印象太浅,没有对这类同部首的生字进行比较、分析组词。二是平时组词、造句、写作用的少,所以才造成了写错的结果。由此我建议:在今后的期中、期末语文教学检测中,应该再适当增加一些有关汉字听写的内容,譬如像“看拼音写出下列词语”、“写出文章中音节下面的汉字”甚至像英语考试那样有汉字听写的录音,让学生多有听写汉字的机会。对试卷中听写的分值要适当的有所增加。只有这样全面重视汉字的听写和训练,我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