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代公民教育中的认识
【作者】 杨国庆
【机构】 滨江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维,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于现代公民的培养。我们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块,给予重视,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显著的作用,让“责任”观念深入人心,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公民教育、责任
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形式和模式,强调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推动了我国21世纪新时期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教育在前面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开始由人民教育转向公民教育,打造公民社会。因为,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公民。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有三维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维,而且是高维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于现代公民的培养的。
我以为,要成为现代公民应有如下要求:
1、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一技之长。
2、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
3、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4、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5、具有全球视野与开放的胸怀和批判的精神。
6、有较好的情商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上这六个方面中,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内容与基础目标。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以及学校教育当中,我们紧紧抓住不放,方能推动其他五个方面得以顺利实现。
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心动是行动的前提与内在准备,教师要晓情明理,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积极主动地学习。更要我们教师多看书,多学习,积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幼小心灵里的真、善、美,不让他们的心灵蒙尘。我们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块,给予重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感情,让我们教师的正确言行感染或影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现代公民,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即有一定能力,有一定品行的人,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一定正能量的人。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确立树人成才的理念,做好育人成才的工作。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公民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公民道德意识。让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蕴德其中,让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育德于教。教师或严谨认真细致周到或慷慨激昂活力四射或温和可亲充满爱心,他们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以行示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和祟敬心。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愿意追随。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吸收正能量,传播真善美,谴责假恶丑,塑造美好心灵。我们更要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改造社会的意识。我相信,有了这样良好的公民群体,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我相信吾师,更相信真理。”使我们的学生长大后能做到尊师厚教重学,追求理想真理,直面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积极参政议政,助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文明国家。我们一定要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
教育家高震东先生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一教育理念来作为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们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作用有所启迪。他说,唯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个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他说,如果我们每个学生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如果真这样,我要说,哪有不美好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围绕“责任”二字展开,逐步提升。让学生今天能担负起当前“责任”来,让“责任”观念深入内心融入血脉,将来他(她)就能担负起未来的责任。而能担负起未来责任的人,他(她)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现代公民了。而未来的美好社会将由他(她)们创造。
总之,培养现代公民,这是我们教育者努力的方向,这是我们教育者奋斗的目标。教化社会,则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公民教育、责任
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形式和模式,强调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推动了我国21世纪新时期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教育在前面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开始由人民教育转向公民教育,打造公民社会。因为,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公民。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有三维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维,而且是高维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于现代公民的培养的。
我以为,要成为现代公民应有如下要求:
1、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一技之长。
2、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
3、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4、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5、具有全球视野与开放的胸怀和批判的精神。
6、有较好的情商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上这六个方面中,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内容与基础目标。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以及学校教育当中,我们紧紧抓住不放,方能推动其他五个方面得以顺利实现。
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心动是行动的前提与内在准备,教师要晓情明理,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积极主动地学习。更要我们教师多看书,多学习,积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幼小心灵里的真、善、美,不让他们的心灵蒙尘。我们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块,给予重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感情,让我们教师的正确言行感染或影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现代公民,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即有一定能力,有一定品行的人,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一定正能量的人。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确立树人成才的理念,做好育人成才的工作。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公民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公民道德意识。让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蕴德其中,让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育德于教。教师或严谨认真细致周到或慷慨激昂活力四射或温和可亲充满爱心,他们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以行示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和祟敬心。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愿意追随。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吸收正能量,传播真善美,谴责假恶丑,塑造美好心灵。我们更要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改造社会的意识。我相信,有了这样良好的公民群体,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我相信吾师,更相信真理。”使我们的学生长大后能做到尊师厚教重学,追求理想真理,直面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积极参政议政,助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文明国家。我们一定要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
教育家高震东先生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一教育理念来作为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们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代公民教育中的作用有所启迪。他说,唯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个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他说,如果我们每个学生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如果真这样,我要说,哪有不美好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围绕“责任”二字展开,逐步提升。让学生今天能担负起当前“责任”来,让“责任”观念深入内心融入血脉,将来他(她)就能担负起未来的责任。而能担负起未来责任的人,他(她)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现代公民了。而未来的美好社会将由他(她)们创造。
总之,培养现代公民,这是我们教育者努力的方向,这是我们教育者奋斗的目标。教化社会,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