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教学管理的冷思考
【作者】 白文博
【机构】 萧江镇第三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对于课程改革,任何一项目标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转变得了的。它除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因而,致力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很难设想,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否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办!
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解决管理上过分依赖制度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
二、制度管理应该一视同仁
学校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管理制度的条条框框就是为了管住教师,让教师去模范执行。那么在实施、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校长应该一视同仁。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校长亲自操作的,而且是通过教师讨论修改而成的。笔者发现制度里面牵扯教师的教学是主要的,而关系到校长教学的并没有,只是考勤和校长有关系,那么谁来给校长考勤呢,校长是私事还是公事,谁又能说得清呢?这并非意味着和校长过不去,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搞的好了,校长在荣誉面前是第一享受者,其次才是教师。当然,搞好教学工作是我们校长、教师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干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生存,而并非为了享受荣誉,荣誉只是为了鼓励和调动积极因素。因此,在实施、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校长与教师应该相互监督,校长应该模范带头执行管理制度,否则,管理制度将只能是空头文件。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不要把“强化”管理异化为“墙化”管理,学校要做到“墙上无制度,心中 有规划。”
三、管理者要深入教学调研
教学管理不能只凭管理制度就完事大吉,还要深入课堂,通过听、看、查、访、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所谓“听就是通过听课,对每个教师的讲课进行比较,发现教师的创新成果;所谓“看”就是看学生的听课,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发言状况;所谓“查”就是查学生的作业批改是否认真,是否按时批改;所谓“访”就是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一般说来,教师的教学态度是主要的,老教师认真是出于天性,年轻教师贪玩也是出于天性,关键是要看他们是否把心用在教学上。作为一校之长一定要细心观察,认真研究,要定时不定时的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生活实际。对教学工作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教师绝不心慈手软。要不断整顿教师工作作风,绝不能让邪气压倒正气,扭转正不压邪的局面。有些教师自己工作不努力,不负责任,学生学习成绩差,妒忌获取荣誉的教师,拉帮结派,搞得学校乌烟瘴气,闹得教师和教师不团结,排挤优秀教师,这都是学校的不正之风。因此,校长要维护自己的教学秩序,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主持公道绝不能有半点偏见。否则,要搞好教学、管理好教学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五、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学校只要有铃声,教师、学生就能秩序井然上下课的更高管理境界。
总之,学校教学管理,要随教学改革需要和适应而不断完善,要做好这工作,还需广大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上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的理解和设想不尽完善,只是抛砖引玉而也,请同行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 (23).
[2]李永忠,李坊银.鉴往知来革故鼎新———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尝试[J].江西教育,2009,(11).
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解决管理上过分依赖制度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
二、制度管理应该一视同仁
学校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管理制度的条条框框就是为了管住教师,让教师去模范执行。那么在实施、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校长应该一视同仁。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校长亲自操作的,而且是通过教师讨论修改而成的。笔者发现制度里面牵扯教师的教学是主要的,而关系到校长教学的并没有,只是考勤和校长有关系,那么谁来给校长考勤呢,校长是私事还是公事,谁又能说得清呢?这并非意味着和校长过不去,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搞的好了,校长在荣誉面前是第一享受者,其次才是教师。当然,搞好教学工作是我们校长、教师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干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生存,而并非为了享受荣誉,荣誉只是为了鼓励和调动积极因素。因此,在实施、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校长与教师应该相互监督,校长应该模范带头执行管理制度,否则,管理制度将只能是空头文件。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不要把“强化”管理异化为“墙化”管理,学校要做到“墙上无制度,心中 有规划。”
三、管理者要深入教学调研
教学管理不能只凭管理制度就完事大吉,还要深入课堂,通过听、看、查、访、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所谓“听就是通过听课,对每个教师的讲课进行比较,发现教师的创新成果;所谓“看”就是看学生的听课,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发言状况;所谓“查”就是查学生的作业批改是否认真,是否按时批改;所谓“访”就是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一般说来,教师的教学态度是主要的,老教师认真是出于天性,年轻教师贪玩也是出于天性,关键是要看他们是否把心用在教学上。作为一校之长一定要细心观察,认真研究,要定时不定时的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生活实际。对教学工作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教师绝不心慈手软。要不断整顿教师工作作风,绝不能让邪气压倒正气,扭转正不压邪的局面。有些教师自己工作不努力,不负责任,学生学习成绩差,妒忌获取荣誉的教师,拉帮结派,搞得学校乌烟瘴气,闹得教师和教师不团结,排挤优秀教师,这都是学校的不正之风。因此,校长要维护自己的教学秩序,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主持公道绝不能有半点偏见。否则,要搞好教学、管理好教学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五、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学校只要有铃声,教师、学生就能秩序井然上下课的更高管理境界。
总之,学校教学管理,要随教学改革需要和适应而不断完善,要做好这工作,还需广大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上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的理解和设想不尽完善,只是抛砖引玉而也,请同行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 (23).
[2]李永忠,李坊银.鉴往知来革故鼎新———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尝试[J].江西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