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作者】 杨慧文

【机构】 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加强与学生互动,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进一步为高效课堂构建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进一步教学实践,本文深入探索了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加强教学互动是新课改教学要求,为了不断提高师生互动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教学认识,从而不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2、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3、灵活选取互动形式
  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影响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又非常多样化,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当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对互动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合理的选择。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师生互动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感悟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相应的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扮演课文中“南方黑奴”的角色,然后表述自己在看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之后的一些想法,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阶段的精心设计与安排,能够有效地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4、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会
  由于历史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多的课程,如果只是单单让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会厌恶这门学科。为了使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教师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展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出一个历史情境,通过历史情境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比如说:在讲授洋务派的改革变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分配角色,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洋务派正处于衰落时期,各个英雄力挽狂澜的感受,也让学生了解洋务派运动失败的原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互动。
  5、用影视回顾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样也应该重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运用多媒体,插播一段影视剧,定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悟历史,开辟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将学生引领到声情并茂的境地,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体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晚清风云》的视频,随着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思绪完全融进影片之中,学生可以从影片的镜头中了解中国当时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社会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生一起学习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发言,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毫无保留地说出来,课堂也就充满了活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不断提高了学生学习信心,进一步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为了实现教学互动效率,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入,不断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以此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蓝永忠.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34-35.
  [2]黄莉.动静结合,有的放矢——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书育人,2018(07):53.
  [3]郑梁.浅谈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