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论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
【作者】 曹树坤
【机构】 常阴沙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班务管理是促进班级进步的有组织、有目的性的活动。通过班务管理,班主任才能够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协调、分配和控制,才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初中班务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
一、 引言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务管理概念的提出,引起众多班主任的重视,也引发班主任的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班务管理的效率、如何利用班务管理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成为初中班主任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二、 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作用
(一)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班级发展
从本质上说,初中班主任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证班级正常秩序,为各种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学生全面的进步,最终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
通过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班主任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就体现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先进理念。
简单地说,班主任通过与班级学生和各科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目的就在于掌握班级发展的状况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情况。此时,班主任就能够针对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的基础、能力和背景,调动不同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继续组织、安排和协调,进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学生。
也就是说,班主任通过班务管理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就能够从一定程度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进而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二)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说,班务管理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只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好班务管理的。
这也是班干部产生的主要原因,班主任正是得到班干部组织的有力配合,才能够落实个人的班务管理计划,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进而提高班务管理的有效性。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定会搭建一个班干部体系,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任命。此时,这些学生就获得一定的权力,同时也获得一定的使命,也就有了帮助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的义务。
在班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一定的工作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要能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就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 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 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
从实践工作中发现,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中过于专断,班主任没有意识到班级学生对班务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也就没有利用学生进行班务管理的意识。
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这部分初中班主任所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往往脱离实际,无法得到学生的主动配合,也从某些程度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和利益,进而受到学生的抵制,也就降低了班务管理的有效性。
因此,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制定更加适当的班务管理制度。
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不能单纯的将班干部当作教师的劳动力,而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合作者。此时,班主任才能够正是班干部的意见,从班干部身上得到更加确切的班级信息,进而制定更符合学生和班级整体利益的管理制度。
其次,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全体学生的交流会议。班主任可以采用班会的形式,在班会上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并引导学生对当前班级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个人的观点。
例如,在期中考试后的班会上,有班干部提出近期班级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现状。此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导致学生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观看和讨论电视情节,进而降低了学习的热情。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才经历了期中考试,学生的心理较为放松,也就从主观上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浅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而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显然更具有可行性,更能够体现出全班学生的整体利益。同时,因为班主任与学生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就能够获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进而提高了班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总的来说,通过更加民主的班务管理,班主任才能够在班务管理中得到学生的知识,并最大程度发挥班级的所有力量进行班级建设,进而促进班级更好的发展。
(二)联合各科教师进行班务管理
另一方面,班务管理还是各科教师的工作之一,各科教师也拥有义务帮助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并促进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而部分班主任往往没有意识到各科教师对班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提高班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联合各科教师,爆发出最大的力量来进行班级建设。
首先,班主任应该多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从某种意义而言,各科教师往往比班主任更容易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班级的纪律、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
因此,班主任能够从各科教师的身上获得更真实和具体的信息,进而对班级的现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班主任应该努力争取得到各科教师的配合。通过两者的配合,班主任所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才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执行。一方面,取得各科教师的配合,班务管理的制度才拥有更多的监督者,其对于学生的监控力度得到加强,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提高班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各科教师也会从个人的角度提出更具有见解的建议,进而完善班务管理的制度,也就能够对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工作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就必须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建设,同时不断加强与各科教师的合作。同时,也需要初中班主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针对班务管理提出更有效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林成. 浅论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杨超林. 班务管理之我见[J]. 成功(教育),2007(0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
一、 引言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务管理概念的提出,引起众多班主任的重视,也引发班主任的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班务管理的效率、如何利用班务管理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成为初中班主任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二、 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作用
(一)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班级发展
从本质上说,初中班主任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证班级正常秩序,为各种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学生全面的进步,最终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
通过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班主任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就体现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先进理念。
简单地说,班主任通过与班级学生和各科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目的就在于掌握班级发展的状况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情况。此时,班主任就能够针对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的基础、能力和背景,调动不同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继续组织、安排和协调,进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学生。
也就是说,班主任通过班务管理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也就能够从一定程度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进而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二)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说,班务管理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只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好班务管理的。
这也是班干部产生的主要原因,班主任正是得到班干部组织的有力配合,才能够落实个人的班务管理计划,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进而提高班务管理的有效性。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定会搭建一个班干部体系,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任命。此时,这些学生就获得一定的权力,同时也获得一定的使命,也就有了帮助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的义务。
在班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一定的工作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要能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就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 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 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
从实践工作中发现,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务管理中过于专断,班主任没有意识到班级学生对班务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也就没有利用学生进行班务管理的意识。
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这部分初中班主任所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往往脱离实际,无法得到学生的主动配合,也从某些程度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和利益,进而受到学生的抵制,也就降低了班务管理的有效性。
因此,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制定更加适当的班务管理制度。
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不能单纯的将班干部当作教师的劳动力,而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合作者。此时,班主任才能够正是班干部的意见,从班干部身上得到更加确切的班级信息,进而制定更符合学生和班级整体利益的管理制度。
其次,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全体学生的交流会议。班主任可以采用班会的形式,在班会上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并引导学生对当前班级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个人的观点。
例如,在期中考试后的班会上,有班干部提出近期班级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现状。此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导致学生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观看和讨论电视情节,进而降低了学习的热情。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才经历了期中考试,学生的心理较为放松,也就从主观上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浅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而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显然更具有可行性,更能够体现出全班学生的整体利益。同时,因为班主任与学生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就能够获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进而提高了班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总的来说,通过更加民主的班务管理,班主任才能够在班务管理中得到学生的知识,并最大程度发挥班级的所有力量进行班级建设,进而促进班级更好的发展。
(二)联合各科教师进行班务管理
另一方面,班务管理还是各科教师的工作之一,各科教师也拥有义务帮助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并促进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而部分班主任往往没有意识到各科教师对班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提高班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联合各科教师,爆发出最大的力量来进行班级建设。
首先,班主任应该多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从某种意义而言,各科教师往往比班主任更容易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班级的纪律、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
因此,班主任能够从各科教师的身上获得更真实和具体的信息,进而对班级的现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班主任应该努力争取得到各科教师的配合。通过两者的配合,班主任所制定的班务管理制度才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执行。一方面,取得各科教师的配合,班务管理的制度才拥有更多的监督者,其对于学生的监控力度得到加强,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提高班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各科教师也会从个人的角度提出更具有见解的建议,进而完善班务管理的制度,也就能够对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工作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就必须加强班务管理的民主性建设,同时不断加强与各科教师的合作。同时,也需要初中班主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针对班务管理提出更有效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林成. 浅论初中班主任的班务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杨超林. 班务管理之我见[J]. 成功(教育),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