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之我见

【作者】 刘 莉

【机构】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兴趣 语言 作业 
  兴趣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对历史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低,而问及原因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历史教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对实际生活很有帮助,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导人方式要巧妙,导人材料要新颖,导入形式要直观。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把影视片段引入历史教学,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设置问题。在讲述早期殖民扩张这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大国崛起纪录片,让学生明白了大国崛起的顺序,便于进而探究这些大国崛起崛起的原因,比起直接讲述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另外,还可以用更直观的手段,就是使用一些课本配套的幻灯片,或自制幻灯片描绘某一场面等,使学生对某人、某事、某景一目了然,加深记忆,以美动人。
  二、课堂教学要以言引人、以情感人
  历史本身就是一幅画卷,丰富多彩的,如何把这丰富多彩的历史展现于学生面前呢?最主要就是课堂教学语言。历史有着比较好的语言情境:它有着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渲染让学生真切的感悟历史,在头脑中再现当年历史画面,如身临其境,让学生觉得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我们可以感知,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历史教师的语言刻画,讲课是否精彩,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
  在运用语言从事历史教学的同时,情感的投入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情感的历史课,必定是枯燥无味,死气沉沉,难以启智的。有的教师知识不可谓不丰,分析教材不可谓不透,但上课时一副冷面孔,脸上毫无表情,语调平平,所以尽管老师用尽力气,但效果并不理想。历史教师要给历史课堂注入丰富的感情色彩,讲课要生动、有趣、形象,这些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及语言去体现,用真实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三、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历史作业有记忆性、文本性的,它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实现。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创设新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趣味性作业,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例: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在贵州的遵义会址,你会给旅游的朋友介绍遵义会议的哪些人文知识?或是结合长征精神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历史小报,用历史事件安排学生做游戏、演小品等。总之,作业设计要像一把扇子,把学生创造的热情扇起来,把学生的智慧火花扇起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被“历史”俘虏,成为学习历史的拥护者和传播历史的布道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以上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让历史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喜欢历史,爱上历史,这样学生不仅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能力,而且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青《解读历史应与现实相结合》。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历史教学2002/12
  [3]吴花《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当代教育论坛.2007/3
  [4]黄昌成《我们该怎样讲解历史》。中国教育报2007/09/04
  [5]陈志岗《中学历史课堂语言艺术探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