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精彩表演成为学习语文的动力
【作者】 王献群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表演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形式,它运用语言、表情和动作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课文内容的情节,这是对课文的一种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好动、好唱和表演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内容表演得栩栩如生,将课文的人物表演得活灵活现,将学生带进一个学习课文的新境界,不但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表演学习中绽放光彩。
关键词: 演绎 创造 内涵 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好唱、爱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有潜在表演的天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将无声的文字通过学生的表演,把课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师生的面前,赋予课文新的生命力,既增强课文艺术感染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演绎课文内容
新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由学变为“演”,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表演让人物惟妙惟肖,让课文情节妙趣横生。
如教《四季》一课,作者抓住人物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春夏秋冬的景色。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掌握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弄憧课文内容,再让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生1:扮演“草芽”,这位学生身穿绿色的衣服,步履轻盈走向讲台,两只手举起状态“尖尖”,然后把手放在地下,表示一根根小草长出尖尖的嫩芽,对大自然说:“我是春天,春天来了,看,小草探出头来,桃花绽开花朵,小鸟在天空飞翔。”这一动作连续化和形象化,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缤纷世界里,让学生感受到万紫干红的春天。
生2:扮演“荷叶”,只见他张开双手,身躯穿着“圆圆” 荷叶衬衫,双手叉腰挺着“大肚子”,露出调皮的表情,憨态可掬,情态各异又恰到好处地动作对青蛙说:“我是夏天,然后通过直观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仿佛进入了夏天季节:柳叶打着卷儿,小花草低着头,湖水热得烫手,蜻蜓低低地飞在湖面上打转,向鱼儿报信,就要下雨了!”
生3:扮演“谷穗”。他穿着金黄色的衬衫,双手从身体两边伸起来,变成一个弯的形状,然后轻轻的摆动说:“我就是谷穗,秋天来了,请看,田野里结满了黄澄澄的犁,山坡上树枝挂满红彤彤的枣子。”同学们看着好像走进了春华秋实的秋天。
生4;扮演“雪人”。这位同学身穿棉衣,头戴帽子,他挺着肚子,一步一步走进雪地里说:“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冬天吗?现在,我就带你进入美丽的冬天,看这这雪白的平地,这银白的松树,白茫茫一片。”由于他把冬天演绎得惟妙惟肖,仿佛把同学们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
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认真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而且要学生认真读课文,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化吸收后,通过表把课文中描写春夏秋冬的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这种教学,由过去教师“满堂教”转变为“学生演”,在“演”中学习课文,在“演”中演绎课文,在“演”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深化课文的内涵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力,在教学中,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害羞的心里。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挖掘课文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表演意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例如教《阿德的梦》,这是一篇科幻的课文,通过让学生默读和看图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意识。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语句“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结果外婆出现在电话的屏幕上”,让一个学生学生扮演外婆和阿德。当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后,与外婆在电话的屏幕上展开对话,请看下面表演的情境。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我是你的外甥阿德。你身体好吗?
扮演外婆:我身体很好,请你放心,有时间请你爸爸、妈妈一起到月球上旅游,来探望我。
小明扮演阿德:是的,外婆,我今天就是乘坐21世纪最新载人飞船到火星上旅游,顺便去月球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人们,当然包括你外婆在内,所以,在去之前,先打一个电话给你,向你了解一下情况。
扮演外婆:好啊!欢迎你到外婆这里走一走,观赏美丽的月球美景。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我们这里的环境很差,你月球上的环境是怎样?
扮演外婆:我们月球上的环境保护得很好,绿树成荫,红花绿草,生机勃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
小明扮演阿德:你们这里的环境这么好,那么,生活水平又怎样呢?
扮演外婆:我们这里的生活水平很好,全都是自动化的。如你需要住的房子是大面积的,只要把面积数字输入电脑,房子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入住了。在吃的方面,只要把要吃的东西名字输入电脑,就可以把你要吃的东西送到你的桌面上。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羡慕你,我想买一部小汽车,你月球上有买吗?
扮演外婆:有,这里的小汽车比你那里的好,技术先进,性能很好,也很环保,无污染环境的太阳能汽车,市场上有得买。
通过上面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外婆和阿德,在可视电视里进行对话,同学都各抒己见;有时询问外婆的身体情况,有时询问月球的环境,有时询问月球上人们的吃食行,有时询问月球上的小汽车等情况,通过学生想象的,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描述的意境,活现塑造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让表演更生动,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进行表演。如童话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韵文采用朗读的形式来表演,故事以讲解来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提高学习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扮演小诗人进行表演。扮演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途经。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实际让学生进行表演。
2、让学生扮演小导游进行表演。让学生进行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如教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后,教师说:“下面学生扮演‘游客’,另一位同学扮演位‘导游’,把我们故乡的美景向各位旅客介绍,好不好?”这时一位小东的同学自告奋勇当“小导游”,他站起来向游客介绍说:“各位旅客,你们好,我叫小东,现在,向你们介绍我家乡中堂镇的情况,它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广深高速公路贯穿镇内,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全镇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它又是一个崛起的工商业重镇。以纸品加工销售为支柱产业,年产量近500万吨,纸品制造加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规模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它又是一个传统文化名镇。中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很有名,其中黎氏大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东莞文物八景”。特色体育文化也享负盛名,龙舟、篮球、游泳“三张牌”,它又是著名的中国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欢迎各位旅客到中堂观光旅游,走亲访友。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当这位小导游向学生介绍完毕后,同学们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他的同学也兴趣大发,也想扮演“小导游”过一下瘾,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表演,不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在表演中促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上海《谈一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7期
2、伍小东《这样教学生学习语文最生动》《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11期
3、 吴天民《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2008年7期
关键词: 演绎 创造 内涵 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好唱、爱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有潜在表演的天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将无声的文字通过学生的表演,把课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师生的面前,赋予课文新的生命力,既增强课文艺术感染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演绎课文内容
新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由学变为“演”,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表演让人物惟妙惟肖,让课文情节妙趣横生。
如教《四季》一课,作者抓住人物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春夏秋冬的景色。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掌握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弄憧课文内容,再让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生1:扮演“草芽”,这位学生身穿绿色的衣服,步履轻盈走向讲台,两只手举起状态“尖尖”,然后把手放在地下,表示一根根小草长出尖尖的嫩芽,对大自然说:“我是春天,春天来了,看,小草探出头来,桃花绽开花朵,小鸟在天空飞翔。”这一动作连续化和形象化,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缤纷世界里,让学生感受到万紫干红的春天。
生2:扮演“荷叶”,只见他张开双手,身躯穿着“圆圆” 荷叶衬衫,双手叉腰挺着“大肚子”,露出调皮的表情,憨态可掬,情态各异又恰到好处地动作对青蛙说:“我是夏天,然后通过直观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仿佛进入了夏天季节:柳叶打着卷儿,小花草低着头,湖水热得烫手,蜻蜓低低地飞在湖面上打转,向鱼儿报信,就要下雨了!”
生3:扮演“谷穗”。他穿着金黄色的衬衫,双手从身体两边伸起来,变成一个弯的形状,然后轻轻的摆动说:“我就是谷穗,秋天来了,请看,田野里结满了黄澄澄的犁,山坡上树枝挂满红彤彤的枣子。”同学们看着好像走进了春华秋实的秋天。
生4;扮演“雪人”。这位同学身穿棉衣,头戴帽子,他挺着肚子,一步一步走进雪地里说:“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冬天吗?现在,我就带你进入美丽的冬天,看这这雪白的平地,这银白的松树,白茫茫一片。”由于他把冬天演绎得惟妙惟肖,仿佛把同学们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
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认真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而且要学生认真读课文,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化吸收后,通过表把课文中描写春夏秋冬的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这种教学,由过去教师“满堂教”转变为“学生演”,在“演”中学习课文,在“演”中演绎课文,在“演”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深化课文的内涵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力,在教学中,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害羞的心里。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挖掘课文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表演意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例如教《阿德的梦》,这是一篇科幻的课文,通过让学生默读和看图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意识。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语句“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结果外婆出现在电话的屏幕上”,让一个学生学生扮演外婆和阿德。当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后,与外婆在电话的屏幕上展开对话,请看下面表演的情境。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我是你的外甥阿德。你身体好吗?
扮演外婆:我身体很好,请你放心,有时间请你爸爸、妈妈一起到月球上旅游,来探望我。
小明扮演阿德:是的,外婆,我今天就是乘坐21世纪最新载人飞船到火星上旅游,顺便去月球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人们,当然包括你外婆在内,所以,在去之前,先打一个电话给你,向你了解一下情况。
扮演外婆:好啊!欢迎你到外婆这里走一走,观赏美丽的月球美景。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我们这里的环境很差,你月球上的环境是怎样?
扮演外婆:我们月球上的环境保护得很好,绿树成荫,红花绿草,生机勃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
小明扮演阿德:你们这里的环境这么好,那么,生活水平又怎样呢?
扮演外婆:我们这里的生活水平很好,全都是自动化的。如你需要住的房子是大面积的,只要把面积数字输入电脑,房子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入住了。在吃的方面,只要把要吃的东西名字输入电脑,就可以把你要吃的东西送到你的桌面上。
小明扮演阿德:外婆羡慕你,我想买一部小汽车,你月球上有买吗?
扮演外婆:有,这里的小汽车比你那里的好,技术先进,性能很好,也很环保,无污染环境的太阳能汽车,市场上有得买。
通过上面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外婆和阿德,在可视电视里进行对话,同学都各抒己见;有时询问外婆的身体情况,有时询问月球的环境,有时询问月球上人们的吃食行,有时询问月球上的小汽车等情况,通过学生想象的,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描述的意境,活现塑造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让表演更生动,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进行表演。如童话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韵文采用朗读的形式来表演,故事以讲解来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提高学习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扮演小诗人进行表演。扮演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途经。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实际让学生进行表演。
2、让学生扮演小导游进行表演。让学生进行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如教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后,教师说:“下面学生扮演‘游客’,另一位同学扮演位‘导游’,把我们故乡的美景向各位旅客介绍,好不好?”这时一位小东的同学自告奋勇当“小导游”,他站起来向游客介绍说:“各位旅客,你们好,我叫小东,现在,向你们介绍我家乡中堂镇的情况,它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广深高速公路贯穿镇内,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全镇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它又是一个崛起的工商业重镇。以纸品加工销售为支柱产业,年产量近500万吨,纸品制造加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规模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它又是一个传统文化名镇。中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很有名,其中黎氏大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东莞文物八景”。特色体育文化也享负盛名,龙舟、篮球、游泳“三张牌”,它又是著名的中国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欢迎各位旅客到中堂观光旅游,走亲访友。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当这位小导游向学生介绍完毕后,同学们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他的同学也兴趣大发,也想扮演“小导游”过一下瘾,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表演,不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在表演中促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上海《谈一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7期
2、伍小东《这样教学生学习语文最生动》《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11期
3、 吴天民《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200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