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
【作者】 周英秀
【机构】 天府新区太平实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无论是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还是心理、智力,都比较特殊。面对这样的教育管理对象,简单套用中小学班主任的经验往往质效比较低。本文针对幼儿这个特殊的教育、管理群体,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交流几点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有效;经验
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生活经验少、知识水平低,心理脆弱、智力不高。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容易。通常来说,如果简单套用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往往收不到太好的效果。比如,幼儿的执行力很低,我们设置了班级的制度,但幼儿往往并不配合,怎么办?比如,幼儿自律性差、活泼好动,面对乱成“一锅粥”的幼儿,怎么管?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幼儿园班主任面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很难胜任的。
面对特殊的群体,班主任就需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特殊性,设计一套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下面,结合实践,谈几点自己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实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不仅要关注整体班级的纪律和风气,还要关注孩子们的一些个体习惯,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孩子们的这些个体习惯养成了,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还能使班级纪律和班级建设更有保障。因此,作为幼儿园班主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孩子们,使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并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管理教室公物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孩子们上完课,老师就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干净,书本放整齐,桌椅排端正;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如看谁管好了自己的小手,背背手,端端坐,谁听得最认真;在午饭后要求孩子们自己把碗筷放整齐;午睡后引导孩子们叠被子,整理床铺等。这样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培养,久而久之,既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管理更加轻松、有效。
二、创造更加轻松的班级环境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但能促使孩子们更快适应,还能充分挖掘和发现孩子们的潜能,更能发挥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功能,无形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推动孩子们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我发现,良好、轻松的班级环境能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释放天性,完全投入其中,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或者活动过程,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比如,在让孩子讲故事的课堂上,如果老师一本正经,孩子们有任何动作老师就呵斥或者督促,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也就不敢大胆表现,讲好故事。这样不但会激发孩子们的叛逆行为,也抑制了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如果,课堂气氛活跃,老师也参与孩子们讲故事的过程,走进故事内容,与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评价小朋友讲的故事,不但能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也能激活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同时,这种积极氛围也会促进班级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三、用示范培养品质
“师范、师范”,其中一个重点是“范”,就是班主任要给学生做出言行的表率。而对于思维几乎完全基于感性、直观的幼儿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学习、认知,基本上都是以模仿他人的形式完成的。而通常,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和家长。所以说,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与其说是靠管,不如说是靠“演”。比如,要想培养幼儿学会有规律的作息。如午睡时间,不少幼儿“睡不着”影响他人休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两个人没有安静下来——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两个人在聊闲篇。无论班主任怎么提要求,幼儿们也很难完成配合。其实,班主任只需要提出要求后,自己先把说话声音放低,然后找个幼儿们看得到的地方安静地休息。通常很快,幼儿们就能安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其他方面的品质培养,都是如此,要想让幼儿怎样,班主任自己要先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给他们一个效仿的范式。
四、家园合力促进班级管理
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我发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甚至孩子兴趣的发现与培养等,家长不再关注。孩子在家的时间,父母迁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一周内幼儿养成的所有习惯和行为都化为无泡影。周一到园,班主任老师又得从头开始说,这种习惯和行为上的反复,降低了孩子们的认识,使他们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改变起来更加困难。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把家园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在家也要延续幼儿园的引导和教育方法,至少不能对孩子说:“没关系,在家里妈妈听你的。”这样家园合力才能实现无缝衔接,帮助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是“零起步”。班主任开展工作,要能够抓住幼儿成长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不宜简单套用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从个人经验上看,用习惯去实现制度的落实、用环境去影响幼儿成长、用示范去培养幼儿品质,是几个有效的班主任工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顾善娟.浅析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J].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实验幼儿园,2017(22).
[2]吴丽丽.幼儿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关键词: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有效;经验
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生活经验少、知识水平低,心理脆弱、智力不高。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容易。通常来说,如果简单套用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往往收不到太好的效果。比如,幼儿的执行力很低,我们设置了班级的制度,但幼儿往往并不配合,怎么办?比如,幼儿自律性差、活泼好动,面对乱成“一锅粥”的幼儿,怎么管?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幼儿园班主任面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很难胜任的。
面对特殊的群体,班主任就需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特殊性,设计一套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下面,结合实践,谈几点自己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实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不仅要关注整体班级的纪律和风气,还要关注孩子们的一些个体习惯,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孩子们的这些个体习惯养成了,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还能使班级纪律和班级建设更有保障。因此,作为幼儿园班主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孩子们,使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并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管理教室公物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孩子们上完课,老师就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干净,书本放整齐,桌椅排端正;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如看谁管好了自己的小手,背背手,端端坐,谁听得最认真;在午饭后要求孩子们自己把碗筷放整齐;午睡后引导孩子们叠被子,整理床铺等。这样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培养,久而久之,既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管理更加轻松、有效。
二、创造更加轻松的班级环境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但能促使孩子们更快适应,还能充分挖掘和发现孩子们的潜能,更能发挥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功能,无形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推动孩子们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我发现,良好、轻松的班级环境能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释放天性,完全投入其中,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或者活动过程,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比如,在让孩子讲故事的课堂上,如果老师一本正经,孩子们有任何动作老师就呵斥或者督促,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也就不敢大胆表现,讲好故事。这样不但会激发孩子们的叛逆行为,也抑制了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如果,课堂气氛活跃,老师也参与孩子们讲故事的过程,走进故事内容,与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评价小朋友讲的故事,不但能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也能激活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同时,这种积极氛围也会促进班级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三、用示范培养品质
“师范、师范”,其中一个重点是“范”,就是班主任要给学生做出言行的表率。而对于思维几乎完全基于感性、直观的幼儿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学习、认知,基本上都是以模仿他人的形式完成的。而通常,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和家长。所以说,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与其说是靠管,不如说是靠“演”。比如,要想培养幼儿学会有规律的作息。如午睡时间,不少幼儿“睡不着”影响他人休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两个人没有安静下来——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两个人在聊闲篇。无论班主任怎么提要求,幼儿们也很难完成配合。其实,班主任只需要提出要求后,自己先把说话声音放低,然后找个幼儿们看得到的地方安静地休息。通常很快,幼儿们就能安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其他方面的品质培养,都是如此,要想让幼儿怎样,班主任自己要先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给他们一个效仿的范式。
四、家园合力促进班级管理
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我发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甚至孩子兴趣的发现与培养等,家长不再关注。孩子在家的时间,父母迁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一周内幼儿养成的所有习惯和行为都化为无泡影。周一到园,班主任老师又得从头开始说,这种习惯和行为上的反复,降低了孩子们的认识,使他们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改变起来更加困难。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把家园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在家也要延续幼儿园的引导和教育方法,至少不能对孩子说:“没关系,在家里妈妈听你的。”这样家园合力才能实现无缝衔接,帮助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是“零起步”。班主任开展工作,要能够抓住幼儿成长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不宜简单套用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从个人经验上看,用习惯去实现制度的落实、用环境去影响幼儿成长、用示范去培养幼儿品质,是几个有效的班主任工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顾善娟.浅析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J].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实验幼儿园,2017(22).
[2]吴丽丽.幼儿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