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
【作者】 邹 鹏
【机构】 荣成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六一前夕,教育局发了一个减负的文件,尽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福州市某小学开展的“我的六一愿望”征集活动中,记者们发现,孩子的愿望与礼物无关,与成绩无关,“我想出去玩一会”、“我想当个普通学生”、|“我想独自做回主”,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成了孩子六一节最大的渴望。
我读着这个报道,想到了孩子就在前几天也说过同样的话:“爸爸,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
当时是放学时间,我跟她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学生在我身旁快乐地说笑,她突然说:“爸爸,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这两个学生也禁不住笑了,说我儿子太天真了。也许是童言无忌吧,我问她:“难道你不平凡?你很伟大吗?”她很认真地说:“老师对老师的孩子格外严厉,老师认为老师的孩子就应该什么都表现很优秀,我的数学题只错了一道,老师就觉得我不应该错,就严厉地批评我。”她委屈地撅起了小嘴。
我在感到可笑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家长的我也许对孩子太苛刻了,孩子在我的眼里好像只有错,就没有闪光点,最重要的是回到家以后跟孩子说话都是训斥的口吻。孩子经常跟我说为什么要拿她跟别的孩子相比呢?我想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表现得更好,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挨批,在埋怨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便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不优秀的学生,无形中丧失了自信也拉远了和父母的距离。
今天在教育读书网上读到芬兰的教学方式,很受触动:芬兰的教师真心把每个学生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鼓励并协助她们培养学习的动力,从不刻意去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面与整齐划一,而将每个人视为有喜怒哀乐的平凡的个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她们健康正常完成成长中的教育。
她们的老师经常问学生你期待这课上有什么收获;你想从这门课上获得什么乐趣;这堂课上老师传授的解题技巧是什么?所有的教育出发点都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
再想想我们的教育,毕竟还是侧重于分数,评价孩子往往以分数为标准,分数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教师眼里分数比能力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数高的孩子自然在我们的脑海中打上了优秀的烙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力的培养等。
我想现在的孩子有点可怜,不像我们小时候,大多数时间在玩,现在作业多,还要上各种培训班。
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大多数十件在外面疯玩,在山上,去海边,也不用家长管,我们照样健康地成长,而且比现在的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敞开心扉鼓励孩子说话,视孩子为独立个体,而不是产品,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要求孩子的表现要符合您的期待,而应该主动倾听,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不任意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批评孩子,而是应该自然流露出接纳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也会因此学会接纳自己,养成自信,成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人。
在福州市某小学开展的“我的六一愿望”征集活动中,记者们发现,孩子的愿望与礼物无关,与成绩无关,“我想出去玩一会”、“我想当个普通学生”、|“我想独自做回主”,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成了孩子六一节最大的渴望。
我读着这个报道,想到了孩子就在前几天也说过同样的话:“爸爸,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
当时是放学时间,我跟她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学生在我身旁快乐地说笑,她突然说:“爸爸,我想做个平凡的学生。”这两个学生也禁不住笑了,说我儿子太天真了。也许是童言无忌吧,我问她:“难道你不平凡?你很伟大吗?”她很认真地说:“老师对老师的孩子格外严厉,老师认为老师的孩子就应该什么都表现很优秀,我的数学题只错了一道,老师就觉得我不应该错,就严厉地批评我。”她委屈地撅起了小嘴。
我在感到可笑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家长的我也许对孩子太苛刻了,孩子在我的眼里好像只有错,就没有闪光点,最重要的是回到家以后跟孩子说话都是训斥的口吻。孩子经常跟我说为什么要拿她跟别的孩子相比呢?我想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表现得更好,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挨批,在埋怨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便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不优秀的学生,无形中丧失了自信也拉远了和父母的距离。
今天在教育读书网上读到芬兰的教学方式,很受触动:芬兰的教师真心把每个学生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鼓励并协助她们培养学习的动力,从不刻意去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面与整齐划一,而将每个人视为有喜怒哀乐的平凡的个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她们健康正常完成成长中的教育。
她们的老师经常问学生你期待这课上有什么收获;你想从这门课上获得什么乐趣;这堂课上老师传授的解题技巧是什么?所有的教育出发点都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
再想想我们的教育,毕竟还是侧重于分数,评价孩子往往以分数为标准,分数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教师眼里分数比能力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分数高的孩子自然在我们的脑海中打上了优秀的烙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力的培养等。
我想现在的孩子有点可怜,不像我们小时候,大多数时间在玩,现在作业多,还要上各种培训班。
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大多数十件在外面疯玩,在山上,去海边,也不用家长管,我们照样健康地成长,而且比现在的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敞开心扉鼓励孩子说话,视孩子为独立个体,而不是产品,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要求孩子的表现要符合您的期待,而应该主动倾听,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不任意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批评孩子,而是应该自然流露出接纳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也会因此学会接纳自己,养成自信,成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