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
【作者】 高 璐 张青青
【机构】 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也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新技术与新媒体催生学习变革。研究此课题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应用环境,提升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教学能力,整合各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从而加强培养学生基础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加强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处理业务的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新媒体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 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一、人类进入新媒体教育时代
我们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信息技术让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快速变化,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正变得越来越匪夷所思。
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给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也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新技术与新媒体催生学习变革。
“新媒体”泛指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手机、博客、电子杂志等等,也包括已经不算新的网络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新学习应该是成功的,快乐的、自由的学习。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催生学习变革。包括学习思维变革、学习观念变革、学习课本变革、学习课程变革、学习课堂模式变革、学习校园变革等。
二、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想调研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在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使用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7%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近90%的教师都有使用电脑和音响或投影设备进行教学的经历,64%的教师通过电子邮箱收发作业,53%的教师通过微信或QQ群与学生或家长建立联系,用于课后交流,24%的教师经常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从事学习与教育工作,19%的教师通过BBS或博客布置作业或同学生交流学习材料。
另外,90%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授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学容量大,但只有68%的受访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爱听;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理解为教学不仅是课堂面对面,更多的是课下与学生的更为频繁的交互,随时随地开展教学;7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学方式除教学内容外,还需设计更多的辅助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都过多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还有备课量大,易增加教师负担;30%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只需课前备好教学内容,上课与学生有情感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专注于内容的丰富与生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次数减少。关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看法,89%的教师认为适可而止,有选择地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有针对性使用;98%的教师渴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从有利于教学、教师、学生的角度综合选择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年龄45岁以下的教师利用新媒体从事教育教学的意识较强,年龄越小,越认可新媒体的传播能力与自由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上老师的耳提面命,更多地是依靠学习者的兴趣与爱好,学习不再是痛苦的,而应是快乐的,充满成就感的。课堂上是学习如何“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是在课堂外。
三、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育是个大系统,它的要素很多,不但包括教育媒体,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单纯研究媒体的运用,不可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
在第十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上,来自美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学习的变革,开辟新的学习空间。新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
然而,新媒体技术手段再先进,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就当前来说,我们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一)摒弃教育技术“从属论”的错误观念。新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绝不仅仅是改善了教育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形式乃至产生冲击,使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教育思想由以传承性教育为主向创造性教育为主转变。新的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而新的学习更是自我服务于自我成长的必需。正像一句名言说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决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促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二)改变以“教”为中心的错误认识。以网络和新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交互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人性化,因而其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主要贡献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料、相互讨论和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途径。因此,要使新技术物有所用、用有所值,就必须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问题,把改善学生的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着眼点。
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
网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区分受众,是新媒体传播的巨大特点,只有内容丰富,多视角传播,高质量的资源才能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被认可程度及教学效果。所以说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是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目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信息量偏少;信息交流不够方便;专业特色不强;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等。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应大力加强对教育教学数据库建设、开发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多媒体课件、研制与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建设网络教材等,以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由于这项任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拟采用“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
五、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
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可靠保证。新媒体技术只有依靠人的“驾驭”,才能发挥它的先进性。学校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高、中级人才,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和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学校应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前面曾提到,98%的教师渴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所以,学校要提供一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以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课件制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的能力,并且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通过新媒体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使师生都能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有些弊端,但作为教师,只要深入挖掘新媒体技术的潜力,同时将教育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立足于人的发展。就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内在需求,挖掘学习潜能,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目的。另外,新媒体更是满足了人们对平等、开放、个性化、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文化环境的追求,同时为大学教育“开放”以及实现“人人享有优质资源”的教育公平理想创造了条件。
六、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该如何做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在不断地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传授知识外,唤醒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师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位、多角度组织与实施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观察、理解、记忆能力远远大于单调的对于文字的观察、理解和记忆能力。更主要的是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思维,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记忆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现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实现办公软件功能的最大化,特别是深挖POWERPOINT软件中许多不太常用的动画播放功能,在不精通动画制作软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课程动画制作。
可以利用QQ实施双向互动、实时交互,进行远程教学辅导,利用BBS,预先设置的讨论话题,在网络上组织学生进行信息讨论,教师要适时的控制和引导,实施前,教师要做好精心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的引航者”,避免学生的知识内容游离。在交流时,适当运用幽默的更为人性化的网络语言激活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启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帮助学生在相互分享想法、相互解疑争辩、相互合作探究当中解决问题,吸取知识,提高自己。
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变革着大学的外部环境,还对大学生的学习内因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或者远程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这是目前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最该涉足的领域。
结语
新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将新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蒋宏.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4)
2.廖向忠.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3.陈晓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
4.孙亿文.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郑州:美与时代,2009年12期
5.朱亚莉.从“教学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转变[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1期
6.葛新宇.新技术及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普教,2011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 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一、人类进入新媒体教育时代
我们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信息技术让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快速变化,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正变得越来越匪夷所思。
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给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也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新技术与新媒体催生学习变革。
“新媒体”泛指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手机、博客、电子杂志等等,也包括已经不算新的网络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新学习应该是成功的,快乐的、自由的学习。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催生学习变革。包括学习思维变革、学习观念变革、学习课本变革、学习课程变革、学习课堂模式变革、学习校园变革等。
二、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想调研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在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使用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7%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近90%的教师都有使用电脑和音响或投影设备进行教学的经历,64%的教师通过电子邮箱收发作业,53%的教师通过微信或QQ群与学生或家长建立联系,用于课后交流,24%的教师经常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从事学习与教育工作,19%的教师通过BBS或博客布置作业或同学生交流学习材料。
另外,90%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授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多,教学容量大,但只有68%的受访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爱听;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理解为教学不仅是课堂面对面,更多的是课下与学生的更为频繁的交互,随时随地开展教学;7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学方式除教学内容外,还需设计更多的辅助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都过多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还有备课量大,易增加教师负担;30%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只需课前备好教学内容,上课与学生有情感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专注于内容的丰富与生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次数减少。关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看法,89%的教师认为适可而止,有选择地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有针对性使用;98%的教师渴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从有利于教学、教师、学生的角度综合选择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年龄45岁以下的教师利用新媒体从事教育教学的意识较强,年龄越小,越认可新媒体的传播能力与自由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上老师的耳提面命,更多地是依靠学习者的兴趣与爱好,学习不再是痛苦的,而应是快乐的,充满成就感的。课堂上是学习如何“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是在课堂外。
三、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育是个大系统,它的要素很多,不但包括教育媒体,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单纯研究媒体的运用,不可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
在第十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上,来自美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学习的变革,开辟新的学习空间。新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
然而,新媒体技术手段再先进,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仍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就当前来说,我们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一)摒弃教育技术“从属论”的错误观念。新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绝不仅仅是改善了教育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形式乃至产生冲击,使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使教育思想由以传承性教育为主向创造性教育为主转变。新的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而新的学习更是自我服务于自我成长的必需。正像一句名言说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决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促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的更新,最终实现教育的整体变革。
(二)改变以“教”为中心的错误认识。以网络和新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交互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人性化,因而其运用于教育和教学,主要贡献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料、相互讨论和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途径。因此,要使新技术物有所用、用有所值,就必须摒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问题,把改善学生的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着眼点。
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
网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现代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区分受众,是新媒体传播的巨大特点,只有内容丰富,多视角传播,高质量的资源才能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现代教育被认可程度及教学效果。所以说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是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目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信息量偏少;信息交流不够方便;专业特色不强;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等。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应大力加强对教育教学数据库建设、开发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多媒体课件、研制与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建设网络教材等,以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由于这项任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拟采用“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
五、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教育者的现代信息素养
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可靠保证。新媒体技术只有依靠人的“驾驭”,才能发挥它的先进性。学校应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高、中级人才,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和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学校应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前面曾提到,98%的教师渴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所以,学校要提供一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以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课件制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的能力,并且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通过新媒体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使师生都能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有些弊端,但作为教师,只要深入挖掘新媒体技术的潜力,同时将教育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立足于人的发展。就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内在需求,挖掘学习潜能,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目的。另外,新媒体更是满足了人们对平等、开放、个性化、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文化环境的追求,同时为大学教育“开放”以及实现“人人享有优质资源”的教育公平理想创造了条件。
六、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该如何做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在不断地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传授知识外,唤醒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师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位、多角度组织与实施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观察、理解、记忆能力远远大于单调的对于文字的观察、理解和记忆能力。更主要的是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思维,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记忆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现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实现办公软件功能的最大化,特别是深挖POWERPOINT软件中许多不太常用的动画播放功能,在不精通动画制作软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课程动画制作。
可以利用QQ实施双向互动、实时交互,进行远程教学辅导,利用BBS,预先设置的讨论话题,在网络上组织学生进行信息讨论,教师要适时的控制和引导,实施前,教师要做好精心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的引航者”,避免学生的知识内容游离。在交流时,适当运用幽默的更为人性化的网络语言激活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启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帮助学生在相互分享想法、相互解疑争辩、相互合作探究当中解决问题,吸取知识,提高自己。
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变革着大学的外部环境,还对大学生的学习内因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或者远程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这是目前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最该涉足的领域。
结语
新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将新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蒋宏.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4)
2.廖向忠.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3.陈晓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
4.孙亿文.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郑州:美与时代,2009年12期
5.朱亚莉.从“教学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转变[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1期
6.葛新宇.新技术及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普教,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