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班级自主管理的探索

【作者】 韩建华

【机构】 金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近年来,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这一指导思想,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发展、自我教育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一、制定自我管理目标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要想迅速的发展,更是如此。一个班级如果没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将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班级的正常发展,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级目标的制定并落实。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会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定,制定自我管理目标,力求做到班级的事,应该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应该人人有事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自我管理上规范、班级建设创特色、学习成绩争一流。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让班级成为学生乐园。有了目标学生便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二、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对孩子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开学初的时间开展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队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注意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先后举行了 “口算大王”、“跳绳比赛”、“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是小巧手”、“朗诵比赛”、“跳蚤市场”等活动,在活动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班级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逐步形成了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每次活动我都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小结,由值日班长总结本周情况,表扬好的,指出不足,再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自我检查,总结评比,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其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班级自主管理是新时期班级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构建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能在这个方面去多研究研究,一定会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韩建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