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

【作者】 许丽腾

【机构】 神木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民族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而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建立在爱家乡教育的基础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瓜州经济的发展,瓜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瓜州的楼房越来越多、瓜州的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平整、瓜州的大街越来越热闹,瓜州的风力发电更是让人瞩目,每一个瓜州人都为家乡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但孩子们是否也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本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使幼儿了解家乡的本文化的。
  一、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挖掘家乡的本土文化
  幼儿在不断地学习中,“文化”一词正悄然走进他们年幼的心。他们习惯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但在他们感受、体会“文化”的时候,却未必能真的能走进文化。其实文化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文化。家乡是每个人从小生活的地方,最熟悉的地方。但对于4、5岁的幼儿来说,“家乡”又是比较抽象的。我们的家乡瓜州县是甘肃省的“棉花基地”、“河西粮仓”、“瓜果之乡”,在这里有着朴素和谐的田园风光,有着繁华热闹的街道,有美味的家乡特产,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于是,我们就利这些生活中的活教材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家乡的美。充分挖掘本乡本土的课程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美丽和发展,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如孩子们常玩的地方——红军纪念塔,那里就有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的纪念碑,其纪念碑的碑文上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种革命精神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幼儿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
   幼儿与家乡是同呼吸的,但因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平时还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发现。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容易让人疏忽的乡音、乡情、家乡文化等,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却实实在在进了孩子们生活。大家去调查的内容是平时熟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家乡的本土文化、本土资源。如我们进行的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家乡多么美”就是让幼儿从家乡环境、人文的文化、建设等方面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家乡,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园位于县城中心,社区的资源较丰富,有机关、医院、邮局、车站、公共场所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发展幼儿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社区,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融入社会,因此,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逐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课程。如幼儿园周围不仅有文化广场、渊泉广场、影剧院,还有博物馆,存在着各种有关古今文化的资源和信息,于是,就有了《文化古今通》的主题活动,探索了《古代的瓜州》、《现代的瓜州》等各种活动。共同去探索丰富奇妙的文化世界。又如在大班幼儿将要毕业前夕,我们利用附近小学的资源,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小学生半日活动,让幼儿与小学生坐在一起上一次课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幼儿对小学生角色的紧张感。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园与社区携起手来,密切配合,逐渐建立了有价值的社区教育基地。如以红军纪念塔等为主的德育基地,开展了《我是小雷峰》、《我爱家乡的纪念塔》等主题活动。在园本课程实践中,我们将社区的各种日常活动场景,如“超市”“银行”等“搬进”班级,形成一个个的区域活动,而家乡、教师则充当“导游”,为儿童在模拟的“小社会”中进行学习提供相关支持。另外,不同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家长也邀请成为教师的助手,协助完成各种活动材料,场地、信息和书籍等的准备工作。通过开放性地吸纳家长、社区参与同本课程建设,更好地使幼儿了解了家乡的本土文化。除此之外,我们开展的“做一做”评比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加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使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因为这项活动中包括的剪纸、绘画、粘贴、陶艺等,不仅材料来自于家乡,而且也是家乡本土文化的一种。
  三、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进一步深入家乡的本土文化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努力争取家乡的积极参与,以求得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建议幼儿园家乡委员会委员随时为幼儿园工作献计献策。家乡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乡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都更好地得到了保证,因此教师要调动家乡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乡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瓜州”中,就多次请家乡参与。如: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家乡的广场、公园、街道、学校、商店等,让幼儿观赏自然与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的同时,为他们讲解家乡的面貌与变化,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富饶以及家乡人的智慧,形成爱家乡的情感;请家乡带孩子到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此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强自豪感,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时,他们是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将留给他们永久的记忆。家乡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的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中,特别是精神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成年人一回忆起童年时生活过的街道、村庄、小镇、山山水水时总会伴随着美好、温馨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实践证明,家乡不同的职业,家乡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在加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活动,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会为我们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而本土文化又是多方面组成的。它是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而其中的精华又汇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流。它既呈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又能产生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让孩子们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的心中,一这将为他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它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