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建设有效“美术鉴赏”课堂的一点见解

【作者】 海长青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从事高中美术教学已有十三个年头,从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到09年青海选用湘版美术鉴赏的变迁与改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有效性不足上,长期以来都在探索解决课堂效果不佳,学习兴趣气氛不浓,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等问题。和多位同行多次交谈,大家都有同样的困扰。作为很多美术教师长期在课堂实践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课堂多样性的思考与改进,多媒体的丰富运用,大家长期坚持的摸索中都得到了很好的经验与办法。怎样避免实际教学中出现“花架子”,形式重过实质的弊端,我想谈谈我的浅解。教师实际教学上的关键可以放在:一、解决实际内容上的空洞无味不够深度;二、解决教材把握主次不分,每幅作品统统过,课堂结构安排不细致;三、解决学生趣味提升问题考虑不多、讲授方法不接地气不符学生口味,无故事的不吸引学生这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深度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只是高中课堂又不是大学专业课堂,没必要讲那么深。我认为无深度就会平淡无味,无故事就不吸引人。美术鉴赏教师多看看电视中相关的栏目、多查查资料、多学习些新知识,如:《百家讲坛》、《鉴宝》、《寻宝》、《国宝档案》等电视栏目都有好多学问、可用教学点可学可用。且思考这些栏目为何吸引你?因为有故事可以提起你的好奇心、求知欲。那么你的课堂如果无深度,大部分所讲学生早就知道了解,如何把大家吸引在课堂。例如实际教学中上《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课,为了学生掌握四种欣赏方法的逐渐深入实际应用,老师可选择一到两幅作品较为深入讲解,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学习到相关知识之前先学习探究钻研的学习精神与细致态度。选择西方油画《蒙娜丽莎》为对象,在感悟鉴赏法上引领学生从第一印象到细致针对面容、发饰、衣着、手势、坐姿、背景细细观察然后充分感悟;在形式鉴赏方面除了学生能自己分析出的色彩、构图之外,教师可不可以讲解当时绘画用色习惯、笔法特点,达芬奇扎实的透视技法在画面中的发挥以及解剖学的研究运用和画面效果的关系;在社会学式鉴赏方面方面首先告诉学生“好奇心“与勤快的查阅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大胆对画作提出各类疑问,从对社会影响、人物身份、人物装束衣着、表情与内心等疑问的查阅分析解答中,让学生探索故事一般深入到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在比较法方面老师引导提出能提起好奇心的问题,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么漂亮,他再没画过其他女士像吗?能超过蒙娜丽莎吗?”“文艺复兴的其他巨匠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画过人物肖像吗?和达芬奇比起来怎么样呢?”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搜索查阅比较。选择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为讲授对象,在感悟鉴赏阶段学生观察画作情景的同时,老师引导对照画名诗句展开联想,让静止的画作动起来,用联想让画作无限延伸;在形式鉴赏部分,让学生仔细分析齐白石怎么用墨表现石头的,怎么用线表现泉水的,可以让学生比较其他画家表现石头、表现水的方法,比较中学习技法了解齐老的用笔可贵之处;社会学式法方面,引导学生查一查此画的年份大概是齐白石多少岁时画的,有准备有时间为何不讲一讲齐白石的详细生平事迹,不同岁数不同年代不同命运不同风格转变,如此好的励志故事可以教导同学们增强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学习老艺术家顽强不息的做人精神。再来讲讲九十一岁的老人和老舍先生与此画的故事,创作寓意及画家意图一目了然;比较法阶段依然提倡学生自己提出好奇之处、不结之处查阅、对比、总结。
  其次,每一讲都有诸多作品范画相关问题,课堂就四十来分钟,每一课都有课时计划分配。如果什么都不想放弃只能走马观花般一一过,就分不清主次,抓不到重点,谈不上深度了。前面列举的《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课例,其实也牵扯到抓重点,舍轻就重的问题。再例如《人间生活》一讲,列举的作品都是精品,每一副都有故事细节可说,老师千万不可“贪得无厌”,你好好选择两幅深入查阅巩固资料,把它们叫漂亮、讲的学生如痴如醉就可以了。在这有要强调深入问题,你准备的故事资料的醇厚决定学生听的 “痴醉”的程度。如果选择《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一定把屏风左面后四个情节都给学生展示出来,把历史背景、画家心态和画中主人公心理都细细品琢推理一番为好。
  最后,不管你怎么讲要看实际课堂上学生们的效果,学生被深深吸引满堂课那是正主意。老师应该有“我的讲台我做主”的自信与热情,从各类电视栏目中不但学知识,可以学语气学讲法,或优雅式、或激昂式、或诙谐幽默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风格。为提高课堂兴趣和效果,多找找新鲜办法、其他技术媒介。如:可不可以学习“一站到底”一般,在一般讨论的简单问题上让学生自由大胆比拼。我在课堂上探索应用过通过诸多问题回答,让学生整堂课站坐不息的办法。“屁股不闲着,脑筋就不闲着”很好的解决课堂不思考、走小差行为。其他技术媒介的引入也非常的重要,我搜集有用可用的纪录片视频,适时在教学中使用。纪录片《巨匠百年》介绍艺术大师,当教学涉及到某个个人生平事迹时就可以让学生看。在讲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籍》中国部分时,纪录片《敦煌》的第三集和第四集,壁画和彩塑可以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不管怎样有效课堂的建设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实践。我们唯一能坚持且可贵的是长期不减灭自己火热的心和热情,让课堂不冷淡。“你的课堂你做主”,要做好这个主必须坚持探索、坚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