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巧妙导入,开启初中英语课堂的精彩序幕

【作者】 李青山

【机构】 临潭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如优美的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扣人心弦,动听的歌曲要有美妙的前奏,才能使人共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也是如此,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是英语课堂设计的第一亮点。好的导入,就是一场精彩演出的序幕,开启幕布,就能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好的导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能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的思维和高昂的情绪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急切要求,从而开启课堂的精彩序幕!
        一、课堂导入遵循的原则
        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导入语言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需求、教学内容和目的甚至是班风等,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所教内容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性,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课堂的导入要起到凝聚、激发和铺垫等作用。
        恰如其分、引人入胜地导入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新的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好的导入还能使学生在产生学习新课愿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对学习的兴趣,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好的导入能为全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 因此,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导入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性,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课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满足他们的听课需要。
        2.导课尤其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启发性是课堂导入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学习都要具有启发性,没有启发性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3.导课要有新颖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课前的活动、思绪是多种多样的,课间休息的十分钟似乎意犹未尽。上课铃响后,需要及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集中到的课堂教学上来。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导入,会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指向到教师身上,指向到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上。注意是人的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有效的导入,因其简洁凝练、巧妙、新奇,能成功地激发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1.利用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新编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2.复习导入法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度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3.视听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
  三.课堂导入注意事项
  课堂导入的目的在于利用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及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对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如果运用恰当,能达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深刻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目的。当然,还要注意以下几项:
  1.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
  2.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
  3.切忌生搬硬套。
  4.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这里所说的几种导入方式只不过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成功的导语就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宣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英语好学、易学。导入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成功的导入既要新奇,用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又要自然,要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天衣无缝。因此,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