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谈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

【作者】 张前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成效与课堂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部分教师疏于管理,从而影响到管理的力度和效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理管理   策略与方法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道出了管理的重要性。正在成长中的高中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活泼好动,自由意识强烈而规则意识相对薄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影响教学活动的问题行为。如果教师疏于管理,那么势必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
  课堂教学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影响学生学习的28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合理的课堂管理能够将学生问题行为降至最低限度,从而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这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并取得绩效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能够为学生专注于学习赢得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学校课堂时间包括教学时间、学生专注于学习时间和教师维护教学秩序的时间。如果教师用于教学和维护教学秩序的时间过多,那么课堂上学生专注于学习的时间过少,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那么课后必然要拿出大量时间用于消化和吸收,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未必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与成绩呈正相关。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教师必须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守纪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维护课堂秩序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而又精心的设计,优化教学环节,精讲教学内容,减少教学时间。教师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从而及时有效地理解掌握当堂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加强课堂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控,那么学生就能够增强课堂学习和守纪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课堂教学秩序就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维护,因此教师应通过管理,让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也就是说教师应通过强制性约束和必要的处罚等手段在规范学生行为过程中使他们从中领悟和明白一定的道理,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合目的性。持续的管理和教育能够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既能有效维护课堂秩序,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又能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以利于班级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三种管理模式的优劣
  课堂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每种模式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不存在万能的管理模式。教师在采用某种课堂管理模式时既要考虑学校传统、文化环境、人文精神、学生素质、学校和班级管理等要素,更要考虑模式适应的前提条件,并据此灵活采用和适时调整管理模式,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放任式课堂管理。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埋头于知识的讲解和例题的分析,对课堂纪律不提出任何要求,不采取预防性措施,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听之任之的做法。教师的放任对绝大多数班级来讲具有极大的危害,只会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养成更多的不良习气,不仅会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正因如此,人们对此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但该模式如果在纪律和秩序非常好的名牌高中或管理到位的班级中运用,情况则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样做意味着教师能够以博大的胸襟、宽容的态度和包容之心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问题行为,不处理,不干预。这既不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又给学生以切实的尊重,保护了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反而会促使他们在反思和内省中改进自我,从而使问题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
  独裁式课堂管理。通常是指教师采用强制方式、高压政策、硬性规定和刚性执行,迫使学生按要求行事,否则就给予严厉处罚的做法。在这种类似于极端的军事化管理中学生如同奴隶般地屈服于教师,听命于教师,学生处于严重的压抑状态,身心受到双重的摧残和折磨。这既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主化建设要求背道而驰,又会因严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模式绝对不适用于名牌学校或管理到位的班级,但它却能够在纪律状况差的学校或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独裁式管理则能够产生出令教育家们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压和强制能够在短期内迫使学生就范,按照学校、班级和课堂管理的要求行事,从而使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摆脱困境,步入正轨,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民主式课堂管理。民主式管理是人们公认的课堂管理的理想方式,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从这个角度上讲,它确实是最佳的课堂管理模式,是课堂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所应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该模式只适合于纪律和秩序良好的学校或班级,但不能在生源素质差、管理混乱无序的学校或班级中采用。
  事物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决定了班级课堂管理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班级秩序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变化发展性,因此课堂管理模式的采用与调整应建立在对班级情况静态分析和动态预测的基础上,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研究表明,没有管理的课堂,也就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师应根据班级现状及其变化发展的可能,通盘考虑管理的策略与方法,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管理效度,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制定规则,提出要求。“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没有规则和要求则难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在学期之初应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共同拟定出简明的课堂规则,并据此提出明确要求。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强调规则制定和要求提出的必要性,而且更要分析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以及不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明白其道理,增强对规则和要求的认可和接纳,为课堂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研究表明,学生问题行为高发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鉴于此,教师应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形成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教师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合理预测,未雨绸缪,形成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二是课前候课。学生由于受课间活动或上一节课的影响,往往在课已开始的几分钟内难以快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而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为此教师应在课前三分钟的时候到教室外候课,以便学生尽快做好上课前的心理、情绪和学习用品等方面的准备,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三是合理安排。学生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或者持续学习同一个内容而超过他们的耐久力时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对此教师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以便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进程,而且要依据高中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将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段进行传授,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有效地解决主要问题。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适时适当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小组竞赛等活动,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四是予以监督。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留心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特别是行为表现情况,置所有的学生于自己的视野之内。这样做不仅能够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对课前预设进行合理微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和监督自己,则能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妥善处理,教育为主。为维护课堂秩序,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教师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区别对待。不同情况的问题行为在班级产生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同,教师应视其情况,区别对待:更多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非语言线索如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解决;有些问题行为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提示和提醒,或者通过正面表扬以促使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受到启发而自行解决。这样做不至于因处理和解决问题而中断教学,影响教学进程和其他学生学习,同时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和管理艺术。二是严肃批评。当课堂上出现影响大多数学生学习和对教学秩序产生冲击的严重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果断地停止授课,就事论事地不指名道姓地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这样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对此要求他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内省,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教师强硬的态度和鲜明的立场则能够给违纪学生以震慑,有利于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三课后处理。如果教师遇到突发性的严重干扰课堂秩序的行为,又不便于在课堂进行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稳定秩序,暂不处理。课后,将当事人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并自愿接受处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关爱的角度给予批评和处理,让他们切身体会和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盼,从而使问题行为最终得到有效的解决。
  课堂教学管理事关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事关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管理,而且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管理的智慧和艺术,在妥善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过程中坚持以教育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提高课堂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