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胡婉婷

【机构】 神木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重视起始课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Internet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比较,同时结合本地区、本校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管理、教育科研、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二、重视操作练习,引发兴趣
  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在学生的认识与教学要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知识奥秘。操作这种可以变“厌学”为“乐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从这一角度上看,可以说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灵魂。
  教学中,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长久下去,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我在上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汉字输入练习时,我采用了教学软件,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合理设计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再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的劲头十足,极大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是兴趣教学,而兴趣教学则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孔子),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一潭死水自然激不起波澜,加之小学生年龄小等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此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积极性,学习就有了动力,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成绩提高了,又有了更大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就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玩中学,乐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这就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当然,时下要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门值得细细研究的新课题,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我将继续研究、探讨。
  三、注重教学手段、与各学科整合的兴趣引导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应注重课程的学科特点,并基于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整合。第一、信息技术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的整合。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过程中,应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应理解数据的整理和应用的方法,应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检测、处理,实现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进行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在与语文整合过程中突出了培养运用语言和文字作为获取、交流及加工信息的能力。第三、信息技术与突出思维训练的课程——数学的整合。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第四、信息技术与社会调查整合的课程—历史、地理、政治课程的整合。对于基本上没有时空局限的课题,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另一类课题是受到时间(突出的是历史和某些政治问题)和空间(如地理和某些政治问题)局限,不可能做实地调查。这类课题主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从“资源库”或通过互联网获得基本信息。与以往仅依靠课本和教师讲解相比较,有资源内容广泛、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多媒体),查阅和加工方便,学习者自主参与性强等优势。 第五、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①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②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如网上交谈和人机对话。③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就一情景写作;或对课文改写;或写英文日记。这些做法都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第六、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整合。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健康情趣和理想的境界。而美育又分自然美育、艺术美育、文化美育等。体现了“环境影响人”的教育思想。学校组织春游,就可以在这一周的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把春游的感受通过你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绘画描绘了春天的景致和春游的场景,可以描绘心中的春天,让学生在创作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熏陶。第七、信息技术与班会课的整合。玩游戏、上网聊天是目前中学生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特别是电脑进入教室后,除了教学需要外,也为学生玩游戏聊天提供了方便。如何把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呢?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网论坛上就“游戏的利与弊”谈谈各自的看法,通过班会课,一方面以学生喜欢的聊天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思考,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不可沉溺于攻击性的游戏。从而让电脑既成为学习娱乐的好帮手,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