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学语文课文词句推敲例谈

【作者】 丁行坦

【机构】 西岗镇教委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典范,但有些课文的个别词句也会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都是错误,却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笔者试举几例,希望和广大同仁一起商榷。
  1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选自《走一步,再走一步》)
  分析:“投入”和“手臂”搭配不当,将“手臂”改为“怀抱”。
  2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贝壳》)
  分析:本句的主语中心语“居所”和后面的谓语“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搭配不当,可将这两个词删去。
  3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贝壳》)
  分析:“时间”可“停留”但“空间”不能“停留”,此句应改为“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占居的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更精致”不能作“做”的补语,应删去。“一丝不苟”本身已经含有认真的程度,不需要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应删去“更加地”。
  4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分析:“工作”习惯上指上班族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农民在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我们习惯上称“劳动”(书面语)或“干活”(口语)。此处将“工作”改为“劳动”表达效果更好。
  5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月亮上的足迹》)
  分析:由课文内容可知火箭的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是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第三级火箭和它的速度之间不存在使令关系,把“使”删去。
  6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月亮上的足迹》)
  分析:“以防”含防止的意思。宇航员手握操纵杆不是为了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也不能够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而是准备计算机一旦出现故障后就立即采用手工操纵,因此本句与事实不符,可将“以防”改为“准备”。
  7这是头一天的情形。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丑小鸭》)
  分析:“一天比一天”就含有程度加深的意思,所以应把“更糟”改为“糟糕”。
  8于是他闭起眼睛,仍然继续逃跑。(《丑小鸭》)
  分析:“仍然”的意思是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与“继续”意思重复,所以应把“仍然”删去。
  9他有一种奇怪的渴望:想到水里去游泳。(《丑小鸭》)
  分析:“渴望”与“想”语义重复,把“想”删去。
  10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分析:“放在”前面缺少主语,应添上“我把它们”。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珍珠鸟》)
  分析:“叫声”能“轻松自在”吗?缺少谓语动词,应在“格外轻松自在”前面添上“显得”。
  11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比直的绝壁。(《斑羚飞渡》)
  分析:“约”和“左右”语义重复,两者保留任意一个。
  12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分析:同上。
  13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芦花荡》)
  分析:“愿望”在这里没有感情色彩,表达不出作者的爱憎立场,此句可改为“敌人的阴谋就没有得逞”。
  14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芦花荡》)
  分析:“红日”指早晨的太阳,此处的时间是中午,把“一轮红日”改为“烈日”。
  15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台阶》)
  分析:“来”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与“大约”语义重复,两者保留任意一个。
  16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信客》)
  分析:长途跋涉是单方向的,向着目的地翻山渡水,由文章内容可知,信客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奔波,可将“长途跋涉”改为“往返奔波”。
  17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中国石拱桥》) 
  分析:主语“他的游记里”和后面的四个谓语搭配不当,将“他的游记里”改为“他在游记里”,使主语变为“他”。
  18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分析:“约”常和数量词连用表概数,因此“约”应放在“一亿”前面。“慢慢”和“越来越”都表示渐进的意思,可将“慢慢”删去。“最后成为冰天雪地”前应添上主语“南极”。
  19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分析:“由于”作表原因的连词时,引导一个独立的短语或句子,在这里是多余的,应删去。
  20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生物入侵者》)
  分析:“一些”和“们”都表复数,应删去“们”。
  附:
  1 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提示)
  分析:主语应改为“又选的杜甫诗三首”才能与宾语搭配一致,“历来”作副词应放在“都是”前面。
  2  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
  分析:“油然而生”多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用在这里显然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