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吕本珍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口语教学的相关理论,通过考虑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口语教学的相关策略,即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导入策略、课堂互动策略、口语教学情境策略及口语教学监控策略,希望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中国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听说”成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师教学策略相辅相成,教师只有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应从目标、学生、教材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口语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两种: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语言目标是指掌握用于交际的词汇、短语等;交际目标是指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口头交际。每个教学目标还应该与具体的口语练习活动相对应,避免教学陷入盲目的状态,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口语教材在编写中不可能考虑到实际使用教材的学生和老师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中不能盲从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另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口语教学的开展依赖于学生的参与,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风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 教学导入策略
  教师如果能够成功地运用导课策略,往往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情绪,提高教学效果。导课要针对本节口语课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其内容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系,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保证其科学性,否则导课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其次,导课还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年龄、心理、知识能力基础等实际情况,口语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式有:图片评说;话题导入;设疑导入;媒体导入等,导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心智,减少焦虑,让他们开口说话。可以说,导课也是一种创造,它为一堂课奠定了基础,为教师授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课堂互动策略
  口语教学中的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实现互动,教师首先要将班级成员进行科学的分组,创造能够相互协商的环境,通过划分小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每个小组比较理想的人数是4到6人,在组员的划分上一定要根据学生能力合理组合,教师应首先对班级学生整体水平有所了解,确保每个小组既有优异的,也有一般的和较差的,尽量在男女比例分配上保持各组平衡。另外,为保证互动,教师应该适时进行反馈,尤其应该重视纠正性反馈,可以采取的形式有:要求确认、澄清、纠正错误等,教师反馈必须明确清晰,有重心、有选择地进行,提供一定的新信息,指出其错误所在,言语应委婉,避免损伤学生自尊心。同时,可以采取课堂辩论;学唱英文歌曲;课堂游戏等活动促进互动。
  四. 口语教学情景策略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把真实语言情景引入课堂,让抽象的语言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使口语教学更贴近于日常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掌握外语的能力。口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注重身势语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辅助手段创设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口语教学,通过图片、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辅助教学,为口语教学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主题的真实性,选择情境必须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为此,教师应该选择最常用、最典型、最自然、最适合交际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电影配音等形式进行。
  五. 口语教学监控策略
  教学的监控策略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只有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才能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及自身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方法有:撰写教学日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某些有意义的情景、心得以及观念的变化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
  录像监控,通过录像可以记录到大量真实而生动的信息,再现各种细节;教学观摩,教师可以主动邀请同事或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观摩,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六.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己从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而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各种教学策略将有助于总结教学理论与经验,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进而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钟启泉,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7]朱先明.英语课堂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国英语教学.2005.
  [8]李俏.英语学习策略及在课堂中的训练[J].课堂·教材·教法.2004.
  [9]赵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
  作者简介:吕本珍(1990-02-03),男,汉族,山东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