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提笔即是练字时
【作者】 王世管
【机构】 临淮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笔者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书写在语文教学乃至于各科考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以说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前,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经常出现在我们学生的身上!
打开学生的作业本,翻阅学生的考试卷,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有的学生的字,小如蚂蚁,老师如不拿放大镜,实难看清!有的学生的字,大得出奇,用土话说就是“伸胳膊踢腿”。比如一篇作业如果出现十个“我”的话,那老师首先发现的就是“我”,尤其那一“戈“钩,大约能占上下两格的空间,在整体中格外显眼。有的学生的字,笔划太轻,几乎与纸的颜色差不多,老师不对着光就看不见了。有的学生的字,形如狂草,常被老师称为“龙飞凤舞”,老师不连估带猜,结合上下文揣摩,看懂难如登天!最后一类被老师戏称为“白癫疯”、“破布头”或者称为“麻脸”!“白癫疯”就是有的同学习惯用改正液涂,作业上是一块一块的白斑。“破布头”就是有的同学用透明胶带粘写错的地方,有时不小心粘烂了,就用小纸条贴。“麻脸”就是比“白癫疯”和“破布头”更糟糕的一类,这类同学写错以后,连想都不想,信笔乱涂,左一个团,右一个团,出错多了,就使劲画杠杠,一道不够就两道三道四五道,唯恐老师不知道那是错的!
如此的书写与卷面,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在谈到阅卷体会时说,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一位老师平均一天要批阅8本作文,一本作文30份,一份作文平均按照800字计算,这样一天下来,就要看近20万字的作文!在那时那地那境遇,如果你的书写不规范,出现上述叫人头疼的问题,阅卷老师怎不心烦,老师心烦又怎会给你高分,如果一篇原本还不错的作文因书写少得五分八分(完全有可能),而就是这几分恰恰又影响到你上大学或影响到你上重点大学,这岂不让你遗憾终生?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曾经给学生打过一个比方:学生的书写拿给老师看,就类似于谈恋爱的第一关——相亲!而相亲的第一映象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第一映象好,两个人才有可能继续交往下去,否则往往也就罢罢了!老师看学生的作文书写如果没有极好的第一映象,又怎能有很好的心情把你的作文读下去呢?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相亲中,学生恰恰又扮演得是一个“求亲”的角色呢?学生没有一两点拿得出手的,又怎能赢得老师的“芳心”呢?
如果你的书写工整、大方、清晰,或者还有那么一点书法的底韵在里面,这又怎不让老师神清气爽,怦然心动呢?
虽然高考阅卷明明规定卷面分是三至五分,可每一份试卷给教师的映象分何止这些呢?就说语文这一科,除了39分选择题外,余下的111分完全是要学生动笔的,既然要书写,就涉及卷面,有卷面就有映象,题题有映象,那映象分也就可观了!
另外,现在的高考阅卷是先把考生的试卷扫描进电脑,由改卷老师对着电脑屏幕来阅卷。然而在扫描的过程中,电脑的识别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字迹潦草或被弄脏的试卷,对电脑识别都会产生影响。有的实在是写得太差了,电脑根本就无法识别。
尽管书写的重要作用已日渐突出,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的书写却不见明显进步呢?
首先是考试这一无形的“市场规律”,导致学校、家长和考生只重抓分数,而忽视了这隐藏在考试背后,学生书写卷面分的分量。其次,电脑无纸化的出现对练字的冲击非常大。很多学生因为用电脑,根本就不在乎字写得好坏,学书法则被不少学生认为是另类。第三,学校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没有跟上。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有的老师的字写得跟医生开药方差不多,很难辩认。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有些老师的书写示范却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四,学生作业太多,为了快速完成作业,多做些题,字写得好坏很容易被忽视。最后,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压力大,无暇顾及写字教育,其实,《写字》这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每一学期都发给学生的,而很多学生的这本书,往往是透新透新的,还有的学生干脆就丢到家里,更有甚者把这本书用到厕所里!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年来,针对高中生书写糟糕这一现状,一直在不停地摸索着,努力去提高高中生的书写水平,现将一些不甚成熟的做法略书一下,以期方家指正。
一、从思想上引起师生及家长的重视。
自每一届新生入校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这被我戏称为“洗脑”。我把自己平时收集的因书写不认真,不规范而极大影响平时及中高考考试成绩的鲜活的例子做成课件放给同学看,以引起学生重视。利用家长会,和学生家长沟通,给家长阐明利害,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针对我身边个别老师对书写的不重视,我经常会把有进步学生的作业本拿给他们看,请他们谈谈感受,以希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从而请他们对学生作业中不认真、不规范等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帮助。记得02年元旦以后,我邂逅一位初级中学的老师,这位老师跟我谈了一件令我欣慰的事。老师的一个学生给他寄了一张贺年片,他简直不感相信这是他曾经的学生。原来该学生在初中是一个几乎被所有任课老师判了“死刑”的学生——这孩子的字是没救了!可半年后学生的书写简直判若两人。
二、在行为上给予具体指导。
我每周安排一节习字课,从基本笔画开始,一节课练一二个笔画,循序渐进,到偏旁,一直到笔画组合的完整的字。因为字帖上在练习每一部分时,都会有要领提示,我和大家一起熟悉要领,然后在黑板上给学生示范,等学生练习时,我在教室里巡回指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鼓励写得不错的同学,在整个习字课上,师生之间有了一种很和谐的气氛,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同学都能感觉到自己写的字有了一点点形了。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把我任教的几个班级的习字本互换,让同学们互相参观,从而互相促进。我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只要动笔,你就要记住我要把字写规范,也就是说记得“提笔即是练字时”!可能还是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的原故,也有同学为了赶速度写着写着就情不自禁地忘记了,这时我总会即时地提醒他们。另外我还经常把同学的其他科的作业本拿到学生面前指出其中的不足,渐渐地,学生在做其他科作业时,也能有所注意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良好习惯已初步养成。他们的良好表现也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但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把字写规范了,卷面写整洁了,只是说在我们的考试中我们的试卷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了,如果要想能给老师留下更好的印象,同学们要把字向书法艺术迈进!当同学们真正能把写字当成书法来对待时,那已经不是单纯地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了,到那时一定转化成学生对汉字和对本民族语言地热爱这一更高层面上了!
梓梓学子,十年寒窗,笔者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不要因字迹差而影响考试成绩,不要让考试输在写字的起跑线上,请同学们牢记“提笔即是练字时”!
打开学生的作业本,翻阅学生的考试卷,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有的学生的字,小如蚂蚁,老师如不拿放大镜,实难看清!有的学生的字,大得出奇,用土话说就是“伸胳膊踢腿”。比如一篇作业如果出现十个“我”的话,那老师首先发现的就是“我”,尤其那一“戈“钩,大约能占上下两格的空间,在整体中格外显眼。有的学生的字,笔划太轻,几乎与纸的颜色差不多,老师不对着光就看不见了。有的学生的字,形如狂草,常被老师称为“龙飞凤舞”,老师不连估带猜,结合上下文揣摩,看懂难如登天!最后一类被老师戏称为“白癫疯”、“破布头”或者称为“麻脸”!“白癫疯”就是有的同学习惯用改正液涂,作业上是一块一块的白斑。“破布头”就是有的同学用透明胶带粘写错的地方,有时不小心粘烂了,就用小纸条贴。“麻脸”就是比“白癫疯”和“破布头”更糟糕的一类,这类同学写错以后,连想都不想,信笔乱涂,左一个团,右一个团,出错多了,就使劲画杠杠,一道不够就两道三道四五道,唯恐老师不知道那是错的!
如此的书写与卷面,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在谈到阅卷体会时说,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一位老师平均一天要批阅8本作文,一本作文30份,一份作文平均按照800字计算,这样一天下来,就要看近20万字的作文!在那时那地那境遇,如果你的书写不规范,出现上述叫人头疼的问题,阅卷老师怎不心烦,老师心烦又怎会给你高分,如果一篇原本还不错的作文因书写少得五分八分(完全有可能),而就是这几分恰恰又影响到你上大学或影响到你上重点大学,这岂不让你遗憾终生?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曾经给学生打过一个比方:学生的书写拿给老师看,就类似于谈恋爱的第一关——相亲!而相亲的第一映象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第一映象好,两个人才有可能继续交往下去,否则往往也就罢罢了!老师看学生的作文书写如果没有极好的第一映象,又怎能有很好的心情把你的作文读下去呢?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相亲中,学生恰恰又扮演得是一个“求亲”的角色呢?学生没有一两点拿得出手的,又怎能赢得老师的“芳心”呢?
如果你的书写工整、大方、清晰,或者还有那么一点书法的底韵在里面,这又怎不让老师神清气爽,怦然心动呢?
虽然高考阅卷明明规定卷面分是三至五分,可每一份试卷给教师的映象分何止这些呢?就说语文这一科,除了39分选择题外,余下的111分完全是要学生动笔的,既然要书写,就涉及卷面,有卷面就有映象,题题有映象,那映象分也就可观了!
另外,现在的高考阅卷是先把考生的试卷扫描进电脑,由改卷老师对着电脑屏幕来阅卷。然而在扫描的过程中,电脑的识别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字迹潦草或被弄脏的试卷,对电脑识别都会产生影响。有的实在是写得太差了,电脑根本就无法识别。
尽管书写的重要作用已日渐突出,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的书写却不见明显进步呢?
首先是考试这一无形的“市场规律”,导致学校、家长和考生只重抓分数,而忽视了这隐藏在考试背后,学生书写卷面分的分量。其次,电脑无纸化的出现对练字的冲击非常大。很多学生因为用电脑,根本就不在乎字写得好坏,学书法则被不少学生认为是另类。第三,学校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没有跟上。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有的老师的字写得跟医生开药方差不多,很难辩认。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有些老师的书写示范却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四,学生作业太多,为了快速完成作业,多做些题,字写得好坏很容易被忽视。最后,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压力大,无暇顾及写字教育,其实,《写字》这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每一学期都发给学生的,而很多学生的这本书,往往是透新透新的,还有的学生干脆就丢到家里,更有甚者把这本书用到厕所里!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年来,针对高中生书写糟糕这一现状,一直在不停地摸索着,努力去提高高中生的书写水平,现将一些不甚成熟的做法略书一下,以期方家指正。
一、从思想上引起师生及家长的重视。
自每一届新生入校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这被我戏称为“洗脑”。我把自己平时收集的因书写不认真,不规范而极大影响平时及中高考考试成绩的鲜活的例子做成课件放给同学看,以引起学生重视。利用家长会,和学生家长沟通,给家长阐明利害,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针对我身边个别老师对书写的不重视,我经常会把有进步学生的作业本拿给他们看,请他们谈谈感受,以希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从而请他们对学生作业中不认真、不规范等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帮助。记得02年元旦以后,我邂逅一位初级中学的老师,这位老师跟我谈了一件令我欣慰的事。老师的一个学生给他寄了一张贺年片,他简直不感相信这是他曾经的学生。原来该学生在初中是一个几乎被所有任课老师判了“死刑”的学生——这孩子的字是没救了!可半年后学生的书写简直判若两人。
二、在行为上给予具体指导。
我每周安排一节习字课,从基本笔画开始,一节课练一二个笔画,循序渐进,到偏旁,一直到笔画组合的完整的字。因为字帖上在练习每一部分时,都会有要领提示,我和大家一起熟悉要领,然后在黑板上给学生示范,等学生练习时,我在教室里巡回指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鼓励写得不错的同学,在整个习字课上,师生之间有了一种很和谐的气氛,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同学都能感觉到自己写的字有了一点点形了。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把我任教的几个班级的习字本互换,让同学们互相参观,从而互相促进。我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只要动笔,你就要记住我要把字写规范,也就是说记得“提笔即是练字时”!可能还是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的原故,也有同学为了赶速度写着写着就情不自禁地忘记了,这时我总会即时地提醒他们。另外我还经常把同学的其他科的作业本拿到学生面前指出其中的不足,渐渐地,学生在做其他科作业时,也能有所注意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良好习惯已初步养成。他们的良好表现也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但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把字写规范了,卷面写整洁了,只是说在我们的考试中我们的试卷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了,如果要想能给老师留下更好的印象,同学们要把字向书法艺术迈进!当同学们真正能把写字当成书法来对待时,那已经不是单纯地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了,到那时一定转化成学生对汉字和对本民族语言地热爱这一更高层面上了!
梓梓学子,十年寒窗,笔者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不要因字迹差而影响考试成绩,不要让考试输在写字的起跑线上,请同学们牢记“提笔即是练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