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网络新词语

【作者】 许佳琦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网络新词语是一种最近在网上流行的以四字格为主要形式的新词语,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新词的特点和内涵意义,规范网络用语的使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新词语;四字格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新词的不断更新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近期,又有一大批网络新词语不断在网络走红,以其搞笑、晦涩、简洁的特点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语死早、何弃疗、人艰不拆、喜大普奔、十动然拒等等新词语,都是极具典型的例子。
  一、网络新词的构成方法多样,其中缩略和谐音为主要构词手段。
  1、缩略。缩略往往是把较长的复杂的语句通过抓取中心词等方法,省检成简单的词语。网络新词中有大部分都是采用了这种形式,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1) 然并卵。“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词最早来自B站的游戏讲解视频,表达最后其实一点用都没有的意思。即是一种无价值、无意义又无奈的“抗拒”。
       (2) 十动然拒,即“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语源华科一位大四男生写16万字情书光棍节表白,结果被拒的新闻事件。
       (3) 人艰不拆,意为“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该词语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其中有段歌词是这样的:“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爱一个人,没爱到难道就会怎么样。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该词常出现在网友回帖中,楼主直接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真相,回帖网友感同身受,只是一时没法面对。
       (4) 不明觉厉,即“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表面词义用于表达菜鸟对专业型技术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词义用于吐槽对方过于深奥不知所云的言语行为,或作为伪装自己深藏不露的托辞。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食神》中的对白。
       (5) 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含有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贬义。语源:百度化学吧。
        2、谐音。谐音也是网络新成语构词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固有的词语进行改造,达到音谐而意在语料之外的效果。
  (1)duang。这个由拼音组成的“字母词”无疑已经成为今年最热的流行语之一,用在网络上用来形容有弹性的物体的声音,后来逐步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声音,也可以用来表达各种心情。
  (2)长姿势,即为长知识。“姿势”与“知识”谐音。
  (3)火钳刘明,实为火前留名,由于在电脑输入的时候系统优先出现“火钳刘明”,久而久之代替“火前留名”。通常在一些鬼畜、福利或者具有争议的作品刚出来时使用,表示看好这作品会火的可能性而在前排留名。
  在网友的对汉语原有词语的充满智慧的加工下,缩写与谐音的巧妙使用,使得原来普通的词或短语,变成了具有新生命的语言,并在网络甚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些缩写或谐变后的语言,或幽默地表达愤怒或无奈,或机智地调侃当下热门问题,结构更加紧凑,语言更加简洁,耐人寻味,常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之感。
  二、网络新词语的特点
  1、感情色彩浓厚,大多是表达讽刺、调侃、搞笑、自讽、无语等感情。
  (1) 醉不行,即“我也是醉得不行了。”
  (2) 地命海心,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缩略形式。
  (3) 来信砍,是“来XX信不信我砍死你(XX为地名)”的缩略形式,语出百度李毅吧一黑龙江网民的“来东北信不信我砍死你”,通常用于调侃东北三省民风彪悍。语源:百度李毅吧。
  (4) 请允悲,是“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的缩略形式,实际上常常附带使用的是一个姚明大笑的表情。语源:暴走漫画。
  例一,一般是表示无奈、无语、无力吐槽的一种感叹。第二个例子,调侃了当下中国老百姓虽然是“吃地沟油的命”,但是还是依旧“操中南海的心”,如此大的反差,更增加了讽刺的意味,表现了百姓对自己生活的调侃,表现了一种无奈却依然苦中作乐的心态。第三个例子语气强烈,气势强硬,如果用来形容一般人可能是很不恰当的,可是当得知是用来形容东北民风彪悍的时候,搞笑意味就显现出来了。后两个例子的感情色彩就更加明显,第四个例子表面上是说话的人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实则幸灾乐祸,尤其是“姚明脸”的漫画更让人看了哭笑不得。第四个例子则带有明显的嘲讽、幸灾乐祸之意,网上有个例句是这样使用这个词的。
  网友A:两只学霸两只学霸,考得high,考得high,一只没写名字,一只没贴条码,真可爱,真可爱。
  网友B:哈哈哈,喜大普奔。
  2、来源多样,具有自发性、自造性和不规范性。
  这些网络新词来源非常广泛,有的来自娱乐节目,如“搞啥嘞”;有的来自贴吧,如喜大普奔;有的来自漫画,如请允悲、“怪我咯”;有的来自歌曲,如人艰不拆;有的来自影视,如不明觉厉;还有的来自真实事件,如十动然拒。然而,这些词能够流行起来,是与网友的参与离不开的,网友对这些词的创造、使用、传播,都是自发的,因而具有自发性。同时,这些词的构词方法大多数是通过对原事件或原句缩写,而很多原事件或原句本来就是网友自创的,保留几个关键词进行缩写后就更突显了其自造性,况且这些词是之前从来没有在网上出现过的。自造词最容易带来的问题便是词语的不规范性,一方面,在缩写原事件或原句的时候,该保留哪个关键词没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十动然拒”这个词,完全也可以写作“十感然拒”,“感动”不一定非要用“动”来表示,用“感”来表示也是可行的。另一方面,由于是对整个事件或整句话的缩写,这些词表达的是一个句子的意思,所以看其语法功能,大多数只能单用,而充当句法成分时该如何使用,没有一个统一(下转第72页)(上接第73页)的规范。除此之外,这些词大多在网上流行,常用于聊天或者发帖,而发言者言论自由,因此就更没有规范性可言。
  3、作为网络新词,普遍具有时效性和流行快的特点。
  时效性和流行快是所有网络新词基本都具有的一个特点,这些新词根据一定的社会背景产生,又反应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现状,表达了人们某种心态,由于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创造能力一般要高于其他群体,而且对网络的使用也高于其他群体,因而新词在青少年中流传得最快,更新换代也快。然而在网络日新月异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些网络新词只能反应目前的社会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则可能被其他的新词淘汰。
  三、网络新词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会对传统语言文字造成巨大冲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社会语言学副教授李明洁认为,网络新词只是在一定语域内流行的语言现象,平常生活中极少使用。网民平均年龄较低,自创网络新词时,会将简约性和搞笑性相结合,因此网络新词看上去很游戏,更新速度也快,但其生命力有多长,不好说[1]。这段话比较简明准确指明了网络新词的生命力受到多种限制,将来不会对传统语言文字造成巨大冲击的事实。网络新词的使用多依托于互联网,日常生活都不常使用,更何况是出版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说:“语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个词语能不能流传,要看它的生命力。有些词语现在网上很火很热,可能两周后,就没了踪影。”[2]因此,相比经过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网络新词更像是满汉全席上新上的一碟小菜,口味虽然新鲜,但是能否经过重重考验最后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即便如此,对待网络新词也不要盲目乐观,也需提高警惕更加谨慎。网络新词还不够规范,并不是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经过时间检验最终留下来的词,青少年的辨别认知能力还不够,很容易不自觉得将其应用到语文学习和写作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不过,只要加强对网络新词的规范和引导,相信网络新词在繁荣汉语言方面也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注 释
  [1]《重庆晚报·看懂网上恐龙成语》,2013.7.19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8/14/c_125169734.htm
  作者简介:许佳琦,女,1990年出生,山东博兴人,青岛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