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浅析

【作者】 胡道杨

【机构】 茂县七一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立德树人。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开展爱祖国教育,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师德引领,树立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巧妙的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立德树人。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开展爱祖国教育,“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中 “立德树人”永恒的主题之一。英语教学从词汇开始学习,教学中老师以词汇为载体,通过领会词汇的含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愫。学习之初,老师主要是以词汇讲解为主,从而促进学生对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重中之重。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从词汇教学入手,让词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增强爱国情感的提升。比如初中阶段会学习一些方位词,例如 north、east、west 等等。这个时候,为了能够方便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就可以将这此方位词编入到一句话当中强化记忆,例如: Northeast of Sichuan, Maoxian is my hometown. “川西北的茂县是我家”。East or west for work, don't forget to visit hom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在祖国的东南西北打工,春节都别忘回家看看”。这样,在学习方位词的时候,做到词汇、短语不离句,通过词语、短语与句子巧妙的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与理解,懂得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漂泊在外人们的情感归属,人们走遍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亲人,进而升华为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初中阶段还学习到一些有关于运动方面的词汇。例如:athlete、player等。学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利用多媒体课堂的优势,在屏幕上呈现出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及刻苦努力训练的图片和视屏,播放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场景,对学生进行为国争光无上光荣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滑雪运动中去。在字幕呈现出: The ski resort in Jiuding Mountain can be used for training athletes. “九顶山滑雪场可以用于训练运动员”。这样,既学习了课文上相关的单词,又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关注滑雪运动。
  又如,在“A trip to the zo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andas”这个词,渗透“保护动物”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熊猫”野外生长环境和熊猫的野外生活图片,骄傲告诉学生:Pandas live in the Baoding Mountain in Maoxian.“茂县宝鼎山有熊猫”。在我们茂县的宝鼎自然保护区中就生活着30多头熊猫,这都是家乡人民为保护环境,保护濒危动所作的杰出贡献。让学生成为热爱生命的人,热爱家乡的人,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将来投身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二、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能力,锻炼意志,立德树人
  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培养,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刻苦坚强的意志。
  听与写的结合。其主要的形式是听写和抄写。听写既能训练内容写的速度和准确性,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又能检验对单词,语句是否理解。这样,既训练了听力,又训练了书写的速度。通过听写的反复训练,对语言知识的综合练习也很有好处。俗话说,熟能生巧。反复听写学习过的单词、短语、课堂用语等,就会形成知识积淀,对学生口语训练,也奠定了基础。例如:Good morning! Thanks! Very good. Goodbye.在听写的基础上,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抄写几遍,这样不但能训练书写工的技能,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为写作文积累了词汇,夯实了基础。
  写与说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口语中熟练掌握的句子或句型结构写下来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比如学习完某个单元之后,给出一些关键词“谢谢”“很好”“ 再见”,学生合上课本,根据这几个词来进行对话练习。学生掌握后,Good morning. “早上好”。 I am fine. How are you? “我很好,你好吗”? Very good. Thank you. “很好,谢谢”。 Goodbye!“再见”!等就能反复运用,熟练的掌握问候语。学生一人一句反复练习,便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最后让几个发音较好的学生再重复几遍,其他同学来评判他们发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流畅,学习评价,提升自己的能力。
  写与读相结合是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很多学生的母语是羌语,在学习英语时,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我们以课本为范本,让学生多读课文,多揣摩课文,并且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经典的句、段,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逐渐能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去,写作能力也逐步得到有效提升。
  三、身正为范,师德引领,立德树人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作装整洁,语言文明,板书流利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教学中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学生做出了一个好榜样。教学中,可以利用比较了解西方文化的优势,把公德教育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更好地渗透“立德树人”的内容。比如在人教版 Go for it(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I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就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榜样作用,提高人文关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待进生,教师都给予人文关怀,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巧妙渗透德育内容,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不断探索,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祥,把“立德树人”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8
  2、黄玲丽,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如何“立德树人”,【J】,《中学生英语》,2019
  3、蔡凤顺,谈立德树人—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