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教育环境下班级的自我管理
【作者】 张 健
【机构】 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以创建个性化班级管理为目标,通过独立自主意识培养构建以班级为中心的和谐集体,营造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自主 竞争 潜能
一、构建自主管理模式,人人参与
班级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单位。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班里的管理不明确,只有班长一人和我站到一条线上,其他同学都离我们很远,仿佛班级管理都是我的事,他们都是我的管理对象,与我保持距离,甚至有几个班级的男生专门与我作对,是这个班级的领头人。其实,班级的人性化管理要求班主任要善于把握这个时机,“以人为本”、“各尽其材”,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就班级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一些尝试与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发挥民主,培养自主管理意识。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自主性,更有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二)以组为单位,设置工作岗位,让每位同学在班上有管理岗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让每位学生面对班集体时都能自信地说:“我很重要”,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民主制定班级目标和班规,经过全班同学讨论表决后付诸实施,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
(四)班主任和学生民主商议班级各项事务,凡是班级的事情及班级存在问题,一律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商量、研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干部沟通解决。
(五)建立工作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每天由值日班长填写班级日志,做到一日一反馈,形成了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
(六)实施班级民主自治管理,形成严格有序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聆听学生心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都是一个个细致微妙的内心世界。班务实行“日志化”管理,我每天坚持走进教室办公;走进宿舍询问;走进学生心灵交流真实信息。班务工作日志化管理,既是我实践、反思、积累的过程,也是班级管理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严格要求与赏识教育相得益彰。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是通过严格要求,进而内化为习惯;教育无小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指向学生的成长历程。我对学生犯错,即使是小错,也总是采取严爱相济、揪住不放,疏通思想、严于指导行为。针对初中生是非观念模糊,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出现反复的特点,我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现象给予充分理解,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坚持“小事放大,大事化小”的原则,坚持抓反复、反复抓,用诚心、耐心、爱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良的品质。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错误,这是一种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也是一种境界。“有心里话对老师讲”是我与学生交流、沟通常用的方法,通过书面形式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班主任及时地掌握了信息后,都会用真诚的关怀,给学生送去阳光和温暖。记得有位学生曾这样评价我说“老师,你是我们倾诉的对象,是我们最信赖的朋友。”在尊重、理解学生,给其适当鞭策的同时,予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是学生在成长,我也在进步。
三、培养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在班级管理中,除保留一定的传统习惯外,我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新气象、新氛围,如推行竞选,提倡竞争上岗;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敢于向书本、老师“发难”,向传统、权威挑战;办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尽力。
(二)在班级管理中因材“管理”,而学习方面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给优秀学生建立不同的竞争对象;给“学困生”以信心,引导学生向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学习,敢于竞争,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三)鼓励合作竞争,使学生在团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意识,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之不足,以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
实践证明,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促进班级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当你走过我班教室外面时,你会感受到自习课的井然有序,有的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有的学习小组在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也有的学生在进行“一帮一”结对辅导。班级管理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我经常向学生介绍“目标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通过严格要求,具体指导,把行为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习惯行为。我和值日老师的作用更多是服务、指导和反馈。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强化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 自主 竞争 潜能
一、构建自主管理模式,人人参与
班级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单位。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班里的管理不明确,只有班长一人和我站到一条线上,其他同学都离我们很远,仿佛班级管理都是我的事,他们都是我的管理对象,与我保持距离,甚至有几个班级的男生专门与我作对,是这个班级的领头人。其实,班级的人性化管理要求班主任要善于把握这个时机,“以人为本”、“各尽其材”,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就班级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一些尝试与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发挥民主,培养自主管理意识。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自主性,更有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二)以组为单位,设置工作岗位,让每位同学在班上有管理岗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让每位学生面对班集体时都能自信地说:“我很重要”,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民主制定班级目标和班规,经过全班同学讨论表决后付诸实施,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
(四)班主任和学生民主商议班级各项事务,凡是班级的事情及班级存在问题,一律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商量、研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干部沟通解决。
(五)建立工作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每天由值日班长填写班级日志,做到一日一反馈,形成了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
(六)实施班级民主自治管理,形成严格有序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聆听学生心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都是一个个细致微妙的内心世界。班务实行“日志化”管理,我每天坚持走进教室办公;走进宿舍询问;走进学生心灵交流真实信息。班务工作日志化管理,既是我实践、反思、积累的过程,也是班级管理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严格要求与赏识教育相得益彰。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是通过严格要求,进而内化为习惯;教育无小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指向学生的成长历程。我对学生犯错,即使是小错,也总是采取严爱相济、揪住不放,疏通思想、严于指导行为。针对初中生是非观念模糊,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出现反复的特点,我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现象给予充分理解,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坚持“小事放大,大事化小”的原则,坚持抓反复、反复抓,用诚心、耐心、爱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良的品质。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错误,这是一种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也是一种境界。“有心里话对老师讲”是我与学生交流、沟通常用的方法,通过书面形式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班主任及时地掌握了信息后,都会用真诚的关怀,给学生送去阳光和温暖。记得有位学生曾这样评价我说“老师,你是我们倾诉的对象,是我们最信赖的朋友。”在尊重、理解学生,给其适当鞭策的同时,予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是学生在成长,我也在进步。
三、培养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在班级管理中,除保留一定的传统习惯外,我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新气象、新氛围,如推行竞选,提倡竞争上岗;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敢于向书本、老师“发难”,向传统、权威挑战;办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尽力。
(二)在班级管理中因材“管理”,而学习方面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给优秀学生建立不同的竞争对象;给“学困生”以信心,引导学生向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学习,敢于竞争,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三)鼓励合作竞争,使学生在团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意识,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之不足,以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
实践证明,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促进班级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当你走过我班教室外面时,你会感受到自习课的井然有序,有的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有的学习小组在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也有的学生在进行“一帮一”结对辅导。班级管理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我经常向学生介绍“目标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通过严格要求,具体指导,把行为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习惯行为。我和值日老师的作用更多是服务、指导和反馈。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强化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