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加强中学物理的情境教学
【作者】 张丽云
【机构】 创新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感在学习物理中的动力作用: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推动学生对新的物理知识探求。只有充分发挥情感在物理学习中的动力作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可见,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很有必要。
关键词:中学物理;情境教学;必要性;措施
情感在学习物理中的感染作用: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公式加推导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物理学习难度大又会使学生学习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情绪的感染作用。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奋性以及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可接受性,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物理教师,从而喜欢物理课程。其次要以科学的物理知识给学生以生活的乐趣、信心和希望,使学生产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快乐感。最后,要使生生之间互相影响。可见,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物理情感的激发和物理环境的创设。
一.加强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范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接受,随后是大量的练习演算,搞“题海战术”。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所以会出现看似学生上课是认真听讲的,但讲了好几遍的题目照样出错的现象。
2、多数教师教学时,只注重认知过程,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这种重“知”轻“情”的教学,一方面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对学习的追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少成功感、愉快感、兴奋感和欢乐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不能持续增长,坚持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如果想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求: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应重视启发性,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不同见解。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达不到这些要求。
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1、物理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如果说客观主义使教学成为人的控制的过程的话,那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则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
2、物理情境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物理情境教学对学习物理的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和效率,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物理学习情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只有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与之匹配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使之发生由“厌学”到“愿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能够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良好促进作用。情境创设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亲自观察、记录、操作、整理、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用物理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4、物理学具有情境性、形象性、历史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它本是一项生动有趣、激动人心的智力探险活动。但是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种类、数量、方法和手段等的不足,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和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受到充分激发,不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物理教学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物理教学富于生动性、形象性、过程性、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措施
情境教学是基于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环节,情境教学建立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创设的情境的种类、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开展,因此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精心选择适当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创设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重视物理现象是物理情境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在讲授每个概念和规律时,都要先让学生弄清物理现象,使之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境,也就是说,要先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如教师在讲解加速度概念、竖直上抛过程时,可先列举一些这方面的物理现象,如运动员起跑、汽车刹车等。然后通过这些具体的现象来讲解抽象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物理知识的活化、应用、迁移。
其次,物理实验也是加强物理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实验包括三部分,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但无论哪种实验都是要学生观察一些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来与理论学习相互对照、验证,以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物理情境。如自由落体现象观察,平抛过程分组实验,自制小实验观察超重、失重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
此外,教师在讲解、分析问题时,更应注重物理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分析、建立清楚的物理情境的习惯。如加强实验,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与其他任何教学模式一样,情境教学、情境创设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情境资源的匾乏,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教师观念必须进一步转变等等。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情境教学、情境创设一定会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情境教学;必要性;措施
情感在学习物理中的感染作用: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公式加推导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物理学习难度大又会使学生学习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情绪的感染作用。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奋性以及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可接受性,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物理教师,从而喜欢物理课程。其次要以科学的物理知识给学生以生活的乐趣、信心和希望,使学生产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快乐感。最后,要使生生之间互相影响。可见,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物理情感的激发和物理环境的创设。
一.加强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范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接受,随后是大量的练习演算,搞“题海战术”。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所以会出现看似学生上课是认真听讲的,但讲了好几遍的题目照样出错的现象。
2、多数教师教学时,只注重认知过程,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这种重“知”轻“情”的教学,一方面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对学习的追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少成功感、愉快感、兴奋感和欢乐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不能持续增长,坚持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如果想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求: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应重视启发性,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不同见解。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达不到这些要求。
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1、物理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如果说客观主义使教学成为人的控制的过程的话,那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则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
2、物理情境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物理情境教学对学习物理的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和效率,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物理学习情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只有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与之匹配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使之发生由“厌学”到“愿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能够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良好促进作用。情境创设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亲自观察、记录、操作、整理、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用物理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4、物理学具有情境性、形象性、历史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它本是一项生动有趣、激动人心的智力探险活动。但是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种类、数量、方法和手段等的不足,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和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受到充分激发,不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物理教学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物理教学富于生动性、形象性、过程性、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措施
情境教学是基于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环节,情境教学建立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创设的情境的种类、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开展,因此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精心选择适当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创设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和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重视物理现象是物理情境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在讲授每个概念和规律时,都要先让学生弄清物理现象,使之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境,也就是说,要先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如教师在讲解加速度概念、竖直上抛过程时,可先列举一些这方面的物理现象,如运动员起跑、汽车刹车等。然后通过这些具体的现象来讲解抽象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物理知识的活化、应用、迁移。
其次,物理实验也是加强物理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实验包括三部分,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但无论哪种实验都是要学生观察一些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来与理论学习相互对照、验证,以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物理情境。如自由落体现象观察,平抛过程分组实验,自制小实验观察超重、失重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
此外,教师在讲解、分析问题时,更应注重物理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分析、建立清楚的物理情境的习惯。如加强实验,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与其他任何教学模式一样,情境教学、情境创设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情境资源的匾乏,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教师观念必须进一步转变等等。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情境教学、情境创设一定会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