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智者问得巧——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 徐寿旺

【机构】 五汛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我国的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起点一问。”犹太人每天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话:“今天你提问题了吗?”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我通过主持研究的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敢问、善问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给学生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让学生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敢问。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可以用摸摸头、拉拉手等一系列动作都能把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地去问。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善问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提问得有价值,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地发挥。要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地提高。要保护学生敢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地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才能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比如:有人提问时,立刻喝彩:“问得好!”“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你们能探索解决吗?”如果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要避开,应当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再请教别人,或查阅课外书等,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从而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这样为养成提问的习惯提供了情感方面的保证。
  二、设置有效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教学时有价值的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比如苏教版第五册第48页的第13 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航模组有18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3倍,微机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4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学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比比谁提出的问题多?经过一番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
  生1:美术组有多少人?
  生2: 微机组有多少人?
  生3:航模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4: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
  生5:航模组比美术组少多少人?
  生6:航模组和微机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7:航模组比微机组少多少人?
  生8:微机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
  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三步或四步的问题,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时也很投入。问题的开放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能倾听到丰富多彩的答案,较好的发展了学生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教学中,除了教材里的素材,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刻化,越来越活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