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

【作者】 沈 红

【机构】 神木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探究的目的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物理,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实的教学方式是:采用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往往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去上课,全班学生一个标准。进度快了中、学困生跟不上节奏,吃夹生饭,进度放慢了优生会感觉疲倦。长期下来必然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学困生连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他们以后的学习及知识的应用带来不小的麻烦,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基于该现实状况,我们从现实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了物理学科的分层教学研究。其实际意义在于:
  1、体现“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指导思想。促使老师的“教”适应各个层面学生的“学”,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学的需求。
  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针对性更强了,重基础、重提高、重能力。 
  3、符合课堂教学原则——最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
  4、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体现在备课、研究、交流、沟通、协调、责任心和关爱学生等方面。
  二、实施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开学初,实验班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实事求是给自己制订学习目标。教师依据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学困生。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时刻铭记在心,以便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教学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分层。在授课时按备课中的要求先达到C组的教学目标(A、B要达到)。然后让C组同学练习巩固,再让B组同学达到学习目标(A组要达到)。再让B组同学练习巩固。最后再对A组同学提出更高的目标。教学中既要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作业设计分层。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采用“三层”模式,“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该类题目以B层次学生为主,A类学生必须做);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以A类学生为主)。
  5、考试命题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月考、年级统考等环节,合理设计试题,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
  6、评价过程分层: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主;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为主;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的知识。
  7、课后辅导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分层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态度——消除差异,而将视角转向了对学生差异的培植、利用和开发,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要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