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六环节”教学法

【作者】 管培芹 王金波

【机构】 繁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六环节。具体步骤是:
  一.文本导语我设计;
  二.丰富积累我收获;
  三.作者作品我了解;
  四.走进文本我探索;
  五.文本主题我思考;
  六.感悟体会我表达。
  这六环节的指导思想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创建生命课堂。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完成由“听众”到“主演”的角色转变。把新课标“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要求落到实处。
  这六环节遵循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紧紧围绕新课标和中考指挥棒的需要,力争学生既考高分,又做能人。
  六步模式重要的是把握住基本课型,主要课型分预习课和展示课类型,根据文本的难易程度确定课时数。
  (一)扎实预习课
  预习课上,学生根据以上六个环节借助工具书先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小组可以合作探究。前三项必须写出文字型预习笔记,第四项根据老师确立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课本上作批注,也可以写在预习笔记上。五六两个环节展示课后也要完成文字型笔记。
  (二)提升展示课
  展示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查漏补缺,有生生互讲,师生互讲;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给他们创设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原则是:学生们已经明白的问题尽量少讲,争取不讲。有争议有问题的地方要精讲精析,合作探究,明理思辨。展示课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再是一句空话。
  具体的环节如下:
  第一环节:文本导语我设计
  我们的教学常规是由老师设计导语进入一节新课的学习,而这一环节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先教方法,再提要求:1.要设计一则导语,学生必须对文本内容和作者作品有一个大致了解,所以,这就促成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2.导语语言要简洁流畅,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让学生明白导语的功用,是为了创设一种情景进入新课的学习。老师做示范,指导方法。坚持不懈的训练下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一个多次听六步模式课的教研室的老师由衷地说:“听你们的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太幸福了!这些孩子真了不起。”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功利一点说,是紧紧围绕新课标和中考指挥棒的。现在的中考试卷,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某某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或者为某某景点写一段导游词或解说词等。学生的得分率是很低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到了学生身上,而应该去引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而导语设计就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导语展示之后,自然就进入第二环节:丰富积累我收获
  这一环节,包括两个方面:1是字词积累。具体的要求是,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文本的生字词,为避免眼高手低,必须在预习笔记上准确书写至少3遍。课标要求,学生鞥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必须会写。我一直坚信:无论教学怎样改革,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依然有它的战略意义。2是和文本内容相关的名言诗文等的积累。例如《黄河颂》一课,学生们就积累了“爱国”“坚强”还有和黄河有关的名言诗文等。积累多多,就会收获多多。如果再遇到要求写“读书、挫折、亲情”等方面信息的问题时,就会如探囊取物一般了。
  接下来是第三环节:作者作品我了解
  这一环节,具体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自行解决,在展示的过程中互相补充。老师强调重要信息等。
  第四环节:走进文本我探索
  这一环节是解读文本的关键环节,需要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学习目标。
  具体操作方法是:老师精心预设每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自主探索,再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在文本里圈点勾画,可以做批注,可以做笔记。展示课上,生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教师再加以适时点拨、引导、明确。板书就在学生们的展示这一环节生成。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训练他们把思维结果形成文字的能力,以及学会准确流畅表达的能力,兼顾情意发展,整个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探索文本之后,是第五环节:文本主题我思考
  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整合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引导、明确。
  第六环节是:感悟体会我表达
  这一环节其实就是拓展延伸部分,要求学生在展示课后自主完成。学完文本之后,要求学生可以就文本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任一角度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提出不同要求。最低不得少于100字,多者不限。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考察,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手段。体现在中考试卷上就是两个现代文、一个文言文阅读文段的最后一题,主观表达题,约九分。大概就是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感受等。这样坚持写下来,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思路就会越来越宽,文字表达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做这类题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六个环节系统下来,争取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动起来。每一环节我不考虑我讲什么,而是考虑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以便他们能终身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