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建波

【机构】 山东省滨州高新区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要从激发兴趣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入手,不断改进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一、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必须有自由而宽松的氛围。创新活动中,由于学生的能力和认识的局限,难免会出错,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赞赏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消除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养成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在教授《Head and shoulde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和蔼可亲和幽默。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有时学生说错了,教师也不直接说No,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说“Good!”“Great!”“Excellent!”“Clever boy.”等鼓励性的语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激发出创新意识。
  二、提供自主活动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1.激发发散思维,培养探索精神。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在练习 Do you like……?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水果店,里面有各种水果,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水果店购物,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pears? Yes,I do. Do you like the big watermelon? No, I don't.……或者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伴喜欢什么。如上,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就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2.组织活动教学,进行创新实践锻炼。
  英语教学活动不要设明确要求,鼓励人人参与,积极交际,敢于创新。在活动中,学生们无拘无束,会更加敢想、敢说、敢做,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又能让他们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在练习“Who's…? He(She) is…”“How old is …?”句型时,先让学生准备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然后几人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做答。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况,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以此来突破知识点,那么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创新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学习活动之一。在活动中,学生不分成绩好、中、差,人人都能参与。为了集体荣誉和利益,能力强的同学尽心帮助其他伙伴,能力差的同学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这类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舞台,不仅能很好地发挥集体智慧,而且能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操练“I can ….”句型中,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竞赛,比一比谁会得多,学生们就会争抢着说:“I can sing.I can swim.I can play basketball…”学生在活动中始终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这将大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乐趣,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创设真实情境,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
  1.快乐学习,创设游戏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教授 bird、cat、dog、monkey等单词前,先指名一个学生模仿出动物的动作,如bird,让全班同学猜,猜对了及时教授单词:bird。为结合巩固之前所学过的颜色单词,我还把绘画游戏带入课堂,如:draw a dog, color the dog yellow.
  2.活学活用,创设课外情境。
  遇到老师或送学生出校门口,我都要求学生用简单英语来问候、打招呼、再见等。五年级学生学习了一些有关蔬菜水果的单词,我鼓励学生聚会或串门时用上所学的知识:I want to eat some apples,they are sweet,I like them。
  3.激发欲望,创设疑问情境。
  一次,我在教室里拾到一支钢笔,我让学生拿着它去问其他的同学:ls this your pen?问了几个同学都回答No,it isn't.也有的同学说 I think it's …'s pen.但最终没找到失主,于是他们更加好奇,都想知道这是谁的钢笔,于是后来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寻找失主,哪一组最先找到将受到表扬,但一定要用英语来汇报表达。第二天,学生跑到办公室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向我汇报:The pen is Li Ming's.Yesterday he isn't in the classroom.I give it to he. He thank me.虽然其中有较多错误,但他们所使用的语句对当时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创新。总之,真实性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感受到学英语的实际用处,能把知识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
  [2]刘强.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中小学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