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 王明琴

【机构】 茨河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目前农村中学的生源,受义务教育自由择校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致使大部分的优等生选择了外流,留下来的学困生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大部分学生不是单亲家庭,就是留守儿童,他们不但需要老师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在心理上也需要教师去疏导,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因此,农村的英语教学的分层教学已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从不同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然而,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新课标教材中词汇量大大增加,语篇文段的难度大大提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的摸索之后,我决定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 分层教学实施缘由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正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和能力差异很大,加之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因素,使教师不但需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心理上也需要帮助疏导。因此,如何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避免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也就是说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 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学生分层。
  所谓学生分层,就是根据班级学生对英语科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兴趣等方面进行比较,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主要是那些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B层则是那些成绩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跃的中等生。C层主要是那些基础差、习惯差、自觉性差的学困生。我对分类的结果原则上不在全班公布,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同时,这个分类是动态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让A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A层生的行列;C层次的学困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A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分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二)教学目标分层。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註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激发潜能。
  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出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的学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全部内容,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復述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对B层的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进行日常会话。对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能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
  分层次地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第三,不可以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面上,对C类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三)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下面我主要以课本上谈论兴趣和爱好的阅读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的。
  (一)在课堂上我先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Do you have enough time for your hobbies?引导中下等生回答:“Yes!”接着问:“What’s your hobbies?”此题可以让中等生回答,又问“Why don’t you have enough time ?”此题由优生回答:“We are in Grade 9 now and we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on our studies and prepare for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由此引入?Reading?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们画出不会读和不理解的地方,并提问。差生的问题由中等生来回答;中等生的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优等生的问题,班上没有学生会回答的,才由教师来解答。个别差生不会提问题的,可以让其他同学提些简单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情况。课堂上学生们能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气氛十分活跃。
  (二)在大体理解了文章内容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呈现一些练习题。如:A: True or false .1.Millie feels stressed. 2. Millie doesn’t have any close friends. 3. Millie has enough time on her hobbies. 4. Millie does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her problems.
  B: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problem dose Millie have ?2. Why does Millie accept to do so much homework though she does not want to do? 3. Does Millie have any hobbies? What are they ? 4.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problem? Can you offer her some advice?对于说出对错的题目和回答“yes”和“no”的问句,?可由中下等生来回答。可让优生回答B部分的第四题,此题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发挥自己的想像。
  (三)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再读文章,注意故事的细节内容。在通过不同的侧面分析理解课文之后,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即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文中的句子,难度较大,很具有挑战性,但学生的感悟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来解释句子,虽并不完美,但他们在语言的运用上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多找中等生发言。
  (四)最后是对文章内容的升华和拓展部分,是真正体现课改的“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原则。经过认真比较和思考,在Group-work中我设置了3个小组讨论环节:这几个任务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拾级而上的。1. Do you have these problems like Millie ? 2. Can you offer Millie some suggestions ? What are they? 3.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have these problems ?然后布置作业a.正确朗读课文?b.背诵课文c.复述课文,并说说自己的苦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均能较好地完成作业,差生能读了,中等生能背了,优生能说了。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以旧知识导入新课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都要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新的启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设计分层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
  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极大的鼓励了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克服了过去“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教学出版社。
  [2]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概述.
  [3]姜杰,宋建军.分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