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英语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 王 建

【机构】 神木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体经过青少年时期进入成人时期的发展阶段,个体人格渐趋成熟,自主性明显增强,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命令等自我意识日趋发展。有鉴于此,教师应努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加强科学引导,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营造一个"以人为本,体验创造与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和谐的英语教学新秩序。
唤醒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教师应让其重新审视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位置,帮助他们转变观念,促使其尽早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从个人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教育学生认清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其不断进取的信念,提高独立自我意识的水平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应充分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意对学生的兴趣、动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实现由教师的外部他控向学生的主体内控的转变。 
  一、倡导协作精神,和谐人际关系 
我们在强调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的同时,并不排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兼容性。我们知道,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水平关系,而师生关系则是一种垂直方向的关系。在学校,每个学生总是"定格"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特定的位置,由于语言(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客观上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言语交流来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言语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应强化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存在着种种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个性心理(兴趣、爱好、性格、意志、能力等)差异以及学习成绩差异等,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尤其对学生、一般生更要奉献一片爱心,掏出一颗真心、保持一贯耐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周围的学生,并通过种种渠道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积极沟通的健康、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环境 
        "视"、"听"、"说"是人类最普遍最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学习语言本来就是在一个能通过人体五官感知的世界里进行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利用多感刺激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激发其学好英语的热情与兴趣。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视听环境优化。如校园闭路电视播放英语专题片(可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录制);多媒体辅助软件(或自作课件)以及校园网络开发利用等等。 
        2.视读(说)环境优化。课堂尽可能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等鼓励学生多开口,培养其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课外组织学生定期出英语墙报等等。 
        3.听说环境优化。配备语音室,听力课专人执教;校园英语电台每天定时播放,让学生能听到难度相当且原汁原味的英语节目,并利用特定时间让学生动口讲述所听到的故事、新闻等等。 
  三、加强科学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大纲》指出,结合生活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言语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而且还要向课外延伸和扩展。因此,教师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逐步建立起课内外英语教与学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新体制,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学生在课外的英语自主学习必须贯彻其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原则,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内容到数量以及时间安排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加强引导不是强迫命令,应遵循灵活性原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强求一致,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一般说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1.指导自主听说活动 
        相比较课堂而言,学生在课余时间具有相当宽松且绝对真实的交际环境,如果能引导、鼓励学生充分珍惜利用这些宝贵的时空资源,彼此之间尽可能多地用英语交流,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问候、告别、道谢、道歉、提供(或请求)帮助、祝贺、计划、征求意见、请求允许、询问时间日期、提醒、劝告、谈论天气等等,许多话题可以英语化。如我们规定每周一为"英语日",这一天要求尽量无汉语,在教室、操场、餐厅、宿舍甚至来去的路上,彼此用英语(加体语)进行交际。同学们对此兴趣很浓。长期下来,即使不在英语日,同学们讲英语的兴致也很浓,而且还常把课堂上或课外阅读时学来的精彩、地道的词句用来"酷"一下,形成了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良好态势。 
        2.指导自主阅读活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通过非正式的学习(informal learning)来潜意识地获得语言习得。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以类似母语自读的阅读环境和真实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依自己的兴趣选材,以便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在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从而潜意识地建立和丰富目标语(英语)的惯用法语言库。具体讲,对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一般应做好两项工作。首先是对教材阅读材料(Reading comprehension)的处理。教师可预先提供有关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背景材料提前自读,并完成课后有关理解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写读书笔记(如故事梗概、读后感或人物评论等等),并组织同学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及读书笔记,相互检查自读效果(如: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并将优秀读书笔记打印分发每位同学作讲评,集体表扬优秀,个别指出问题,使学生的阅读热情始终保持在持续发展中,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