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党崇文
【机构】 利州区工农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美术创造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找到最大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教会学生美术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要让他们会欣赏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既然美术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坚毅、灵敏、细致、果敢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不是老师规定的任务,而是学生自己参与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控,在学习中自觉地投入情感,高效率学习。
更新观念,转换角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新观念。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给学生大量的空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新课程的标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不要“一言堂”,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美术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对美术课意义的认识。初中美术不再局限于画画那么简单,它融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由于课程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就自然放松了,由此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初中生对美术的自主性学习,首先就要增强学生对美术课意义的认识,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美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既然美术课和其他科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学校、老师都应该注重宣传美术课的意义,让学生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重视美术课的意识,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强迫自己对美术发生兴趣,能够自主的去学习美术,这样学校在开设美术课的时候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总之,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审美文化素养、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解决了这个问题,初中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自然就提高了。
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通过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多媒体等让学生直观欣赏,再通过音像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处于生长的高峰时期,对于各种新奇事物都充满着极大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将生活中比较抽象的事物形象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能够更直观的刺激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去探索美,那么美术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在讲中国画的意境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国画, 再配上相关的中国民乐, 结合解说和诗朗诵。大部分学生会马上沉醉其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的传授给学生多媒体使用的一些方法,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学到更多有利的东西。
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初中美术的理论知识的增多让课堂也变得枯燥起来,这导致一些学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学校、老师给积极的想办法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一堂以理论为主的美术课,我们可以把其变为一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的课,教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主的去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劳动,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的气氛,也提高了合作交往的技能。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都可能遇到困难的.有的人与生俱来地向困难发起冲击.而有的人则回避退缩或动摇。美术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了的问题,应及时地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学习心理,促使身心的全面发展。美术老师还可以通过创造一些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前面讲到的音乐、图画、诗朗诵等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艺术的美妙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的去专研它。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表扬等方式来提高用初中生自主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心理尚不成熟,期盼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美术老师要常用“ 有进步”、“ 你能行”、“ 没关系”、“ 试试看” 等鼓励性语言, 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 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他们,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 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实践能力。设置情境,让学生体悟美。情境教学是在许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借助多种器材,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例如在教授关于色彩的基本原理的课程时,教学者可以利用光学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三原色,或认为制造小彩虹,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色彩的神奇奥妙,再向学生讲述关于色彩的三原色,并组织学生进行调色训练,例如:让学生去校园内寻找一片自己认为最美丽的叶子,将叶子贴在纸上,用自己的颜料调出叶子的颜色,并且涂在叶子旁边的纸上,如此将自己调的色与自然界叶子的颜色进行对比,然后再评出颜色模仿最像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融入模仿自然色的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体悟到了自然界的美,一举多得。经过这样的体会,学生也许会对生活中的色彩有更深的认识,对其美也有更深的感悟,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合作,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小组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学生一个人在课后也许自觉性比较差,有了小组的约束,不仅自觉性会提高,完成任务时的乐趣也会提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以根据性格特点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选择组长,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拓展性,而且要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以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与学习,其完成作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作品完成也就意味着其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效。这种形式的活动多次进行,学生就很容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甚至不用教师布置作业,他们也会在课余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学会学习,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总能得到解决,此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在当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许多地区的教学者还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观念是陈旧的。因此,作为教学者自身,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教会学生美术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要让他们会欣赏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既然美术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坚毅、灵敏、细致、果敢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不是老师规定的任务,而是学生自己参与自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控,在学习中自觉地投入情感,高效率学习。
更新观念,转换角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新观念。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给学生大量的空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新课程的标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不要“一言堂”,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美术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对美术课意义的认识。初中美术不再局限于画画那么简单,它融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由于课程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就自然放松了,由此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初中生对美术的自主性学习,首先就要增强学生对美术课意义的认识,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美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既然美术课和其他科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学校、老师都应该注重宣传美术课的意义,让学生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重视美术课的意识,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强迫自己对美术发生兴趣,能够自主的去学习美术,这样学校在开设美术课的时候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总之,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审美文化素养、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解决了这个问题,初中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自然就提高了。
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通过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多媒体等让学生直观欣赏,再通过音像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处于生长的高峰时期,对于各种新奇事物都充满着极大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将生活中比较抽象的事物形象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能够更直观的刺激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去探索美,那么美术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在讲中国画的意境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国画, 再配上相关的中国民乐, 结合解说和诗朗诵。大部分学生会马上沉醉其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的传授给学生多媒体使用的一些方法,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学到更多有利的东西。
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初中美术的理论知识的增多让课堂也变得枯燥起来,这导致一些学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学校、老师给积极的想办法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一堂以理论为主的美术课,我们可以把其变为一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的课,教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主的去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劳动,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的气氛,也提高了合作交往的技能。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都可能遇到困难的.有的人与生俱来地向困难发起冲击.而有的人则回避退缩或动摇。美术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了的问题,应及时地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学习心理,促使身心的全面发展。美术老师还可以通过创造一些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前面讲到的音乐、图画、诗朗诵等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艺术的美妙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的去专研它。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表扬等方式来提高用初中生自主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心理尚不成熟,期盼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美术老师要常用“ 有进步”、“ 你能行”、“ 没关系”、“ 试试看” 等鼓励性语言, 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 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他们,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 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实践能力。设置情境,让学生体悟美。情境教学是在许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借助多种器材,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例如在教授关于色彩的基本原理的课程时,教学者可以利用光学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三原色,或认为制造小彩虹,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色彩的神奇奥妙,再向学生讲述关于色彩的三原色,并组织学生进行调色训练,例如:让学生去校园内寻找一片自己认为最美丽的叶子,将叶子贴在纸上,用自己的颜料调出叶子的颜色,并且涂在叶子旁边的纸上,如此将自己调的色与自然界叶子的颜色进行对比,然后再评出颜色模仿最像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融入模仿自然色的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体悟到了自然界的美,一举多得。经过这样的体会,学生也许会对生活中的色彩有更深的认识,对其美也有更深的感悟,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合作,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小组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学生一个人在课后也许自觉性比较差,有了小组的约束,不仅自觉性会提高,完成任务时的乐趣也会提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以根据性格特点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选择组长,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拓展性,而且要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以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与学习,其完成作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作品完成也就意味着其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效。这种形式的活动多次进行,学生就很容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甚至不用教师布置作业,他们也会在课余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学会学习,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总能得到解决,此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在当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许多地区的教学者还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观念是陈旧的。因此,作为教学者自身,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