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生本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刘 静
【机构】 西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本”的理念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在生本理念下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和美术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生本教育;运用
中小学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传统的“注入式”、“—言堂”仍普遍存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学生自学能力弱。创造能力低,这种情况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美术课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生本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笔者认为美术课以练为主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运用“生本法”,中学美术教学界有借鉴运用生本理论的必要,“生本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均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生本教学法在中学美术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先试后导”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生本教学”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正适合充分运用生本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
二、“先练后讲”实现了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生本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生本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间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笔者在《美术字》的教学中,就是鼓励学生一边看步骤图及课本中的美术字写法与步骤,一边进行练习,给于尽可能大的空间发展其自学能力当学生碰到了百思不解的难点时,教师再及时给予讲解,这样在学生学会写美术字的同时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先学后教”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墓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生本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四、链接多种学科,整合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生本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等学科的知识,建立三维式课程结构。在学习欣赏建筑艺术,可以参照语文课本上相对应的课文,让学生们朗读描写环境和建筑特色的段落,这样学生从直观、客观,具象、抽象等方面进行理解认识。
五、交给学生火种,让学生点燃探究创新、合作学习的火炬。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当今美术课堂教学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是帮助、引导学生点燃想象与创造火种的人,并不是给予学生创新火炬的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去思考、创新。这样才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才不会呆板。如上设计标志课时,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设计创作欲望?首先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的标志,麦当劳的标志,大众、红旗轿车的标志等等,从而让学生归纳出标志的特点:形象简练概括、内涵丰富、引人注意,并用标志与实物进行比较和联想,这样学生豁然开朗,使学生产生了创作设计的欲望。在这期间,教师扮演一个启发、引导学生创作的角色,是一位帮助学生点亮火炬的人,开发学生联想的空间,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陌生。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创作个性的保护,以宽容的胸怀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个别学生无奇不有的想法加以鼓励,并一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意闪光点。制作过程中我随机展示一些同学具有典型意义的构思创意作品,对他们大胆想象、具有创造力的设计给予肯定和表扬。于是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构思和作品,这种自然融洽的交流形式又使一些同学受到启发,产生新的创意,迫不及待地修改自己的设计。
在中学美术课中运用生本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主动、轻松,视学习为乐趣。生本是察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美术教育者不断摸索与实践,定能让这颗现代教学中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生本教育;运用
中小学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传统的“注入式”、“—言堂”仍普遍存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学生自学能力弱。创造能力低,这种情况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美术课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生本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具体操作是“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笔者认为美术课以练为主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运用“生本法”,中学美术教学界有借鉴运用生本理论的必要,“生本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均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生本教学法在中学美术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先试后导”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生本教学”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正适合充分运用生本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
二、“先练后讲”实现了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生本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生本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间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笔者在《美术字》的教学中,就是鼓励学生一边看步骤图及课本中的美术字写法与步骤,一边进行练习,给于尽可能大的空间发展其自学能力当学生碰到了百思不解的难点时,教师再及时给予讲解,这样在学生学会写美术字的同时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先学后教”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墓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生本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四、链接多种学科,整合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生本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等学科的知识,建立三维式课程结构。在学习欣赏建筑艺术,可以参照语文课本上相对应的课文,让学生们朗读描写环境和建筑特色的段落,这样学生从直观、客观,具象、抽象等方面进行理解认识。
五、交给学生火种,让学生点燃探究创新、合作学习的火炬。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当今美术课堂教学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是帮助、引导学生点燃想象与创造火种的人,并不是给予学生创新火炬的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去思考、创新。这样才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才不会呆板。如上设计标志课时,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设计创作欲望?首先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的标志,麦当劳的标志,大众、红旗轿车的标志等等,从而让学生归纳出标志的特点:形象简练概括、内涵丰富、引人注意,并用标志与实物进行比较和联想,这样学生豁然开朗,使学生产生了创作设计的欲望。在这期间,教师扮演一个启发、引导学生创作的角色,是一位帮助学生点亮火炬的人,开发学生联想的空间,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陌生。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创作个性的保护,以宽容的胸怀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个别学生无奇不有的想法加以鼓励,并一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意闪光点。制作过程中我随机展示一些同学具有典型意义的构思创意作品,对他们大胆想象、具有创造力的设计给予肯定和表扬。于是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构思和作品,这种自然融洽的交流形式又使一些同学受到启发,产生新的创意,迫不及待地修改自己的设计。
在中学美术课中运用生本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主动、轻松,视学习为乐趣。生本是察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美术教育者不断摸索与实践,定能让这颗现代教学中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