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以A大学文科为个案研究

【作者】 宫振蒙

【机构】 同济大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对于调动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优化教师队伍质量,推动师资水平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的教师职称评审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仍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从评审指标体系、评审程序与评审组织方面探讨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亟待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审 指标体系 评审程序  评审组织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s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evel. At this stage, although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title assess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aspects of reform, but there is still not enough perfect pla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 and the appraisal organization aspect discusses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title appraisal and the urgent reform direc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Title Accredit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优化师资队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进高校教师队伍系统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激励机制。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可以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评审系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基本上能客观的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任何一个时期内,高校教师评审制度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但同时,在这些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又总会逐渐暴露出它的各种矛盾和弊端,使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又亟需再一次改革。
  本文选取以A大学的文科类职称评审为案例进行研究。A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有自主的职称评审权,但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可比、公认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选择人文社科类进行研究,是因为文科类的评价内容难以单纯用数据进行衡量,在评审过程中对指标体系更难把握,更有争议性,因此更具有研究意义。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研究
  “教学、科研、服务”作为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责,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学术工作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师职称晋升标准的选择上,这三方面都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真正成为考核的客观依据。2合理、公平的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是职称评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职称评审能否顺利进行,指标体系的内容,能否直接反映参评者的真实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职称评审中,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第一位的。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一般包含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包含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分析
  职称评审首先由教师个人提出申请,申请者经过学校行政部门审核后,提交材料并准备“同行专家外审材料”,外审材料一般由申请教师提供3篇代表性论文及成果,由学校行政部门统一送外校相关学科专家3-5名进行匿名评审,评审结果分为“已达到(A)”、“基本达到(B)”、“未达到(C)”三个层次。其中评审结果有一个为C的参评者,即认为外审材料不通过,评审程序即终止。只有外审结果反馈回来全为A或B的参评者,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评审环节。各基层单位行政部门与学校行政部门对外审通过者的情况进行审核,学校根据审核的情况,下达每年的晋升额度。各基层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额度召开学科组会议。学科组会议通过的人选要经过学科分委员会评审,分委会评审通过者经学校高评委审议并进行名单公示。
  职称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学校实行三级评审制度,学校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委员会(简称“高评委”),高评委下设若干学科分委员会,各分委员会按照相关学科群及各学科设立若干学科评议组。
  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方面
  看似完整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能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真实水平,实际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首先,期刊遴选范围过于狭窄。很多高水平的文章并不一定发在规定的A、B类期刊上面,是否发在其他期刊上的文章就水平一定不高?单纯注重A、B类期刊,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公平。其次,在教学方面的考核,专家评价是就某几次随机听课而进行综合评价,缺乏系统的跟踪,很难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
  2.评审程序方面
  一般从评审开始到评审结束要经历3-4个月的时间,冗长复杂的评审程序,每年都会耗费过多行政部门的工作精力,每一位参评者要不间断的、大量的准备材料进行汇报,从而导致很多学者对评审失去兴趣。
  所谓的同行专家评审,由于时间、地域与学科的限制,很难真正做到完全客观公正的进行评审,往往送审材料就在本省市的某些学校进行,由于学科交流的关系,评审专家与参评者认识甚至很熟,考虑到情面问题,难免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评审制度方面
  三级评审制度权威性层层升高,但最基础的的就在基层的学科评审组。同一个学科评审组的专家更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更能了解参评者的实际水平。但基层学科评审组成员,基本为本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参评者大都在同一个基层单位共事,拉关系、托人情很难避免,使评审结果有失公允。甚至在分委会阶段,校内专家居多,依然避免不了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方向
  1.针对评审指标体系。
  首先,对发表学术文章期刊要求放宽,纠正把刊物级别与论文质量画等号的做法。扩大A、B类期刊目录,使其覆盖面更广,甚至彻底取消A、B类期刊目录,使用核心期刊总文章数来代替,给广大教师学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文章发表平台。其次,除了注重学术论文的数量,更应关注学术论文的质量,文章的真正价值更体现在其发表后的社会影响方面,建议各职称评审部门建立各学科专家组对论文质量进行科学而公正的评价。最后,要加大对教学的考核力度,通过评审指标的导向,体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2.针对评审程序。
  首先,与评审有关的行政部门要建立充分、有效的联系,将评审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提炼,缩减评审时间。其次,健全基层学科组评审的公开监督制度,成立第三方监督机构,专职监督评审过程的材料与数据,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从评审开始至结束,在评审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公示、公开,并做到真正让群众知情监督。最后,加强评审后管理,将评审后的岗位责任制度落到实处,做好聘后考核与管理。
  3.针对评审组织。
  注重评审组织的建设,首先就是学科组的建设,学科组的评审是学校评审中的重心,其原因在于组成专家学者来自于同一学科,专业性更强。但要保证学科组的评审质量,就要确保评审专家的质量:其一,学科组专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整个学科发展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其二,学科组专家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良知,能公正、严肃、认真的行使手中的权利;其三,增加校外专家作为学科组成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情因素在评审中的作用。其次,提高分委员会的评审力度。分委员会要在尊重学科组评议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其否决权,对有争议的评审进行充分的讨论,减少行政力量的干预,做到完全依靠学术力量来促进职称评审良性发展。
  职称评审问题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设置各种评审条件与操作程序时,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公正,将职称评审工作做到实处,能真正体现教师的真实水平。本文只是对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意在引起大家的重视,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
  参考文献:
  [1]董云川.职称评审公正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9(3).
  [2]傅锦彬,张磊.高校如何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级[J]. 江苏高教,2004(1).
  [3]杨兴林.高等学校职称评审的科学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Walter W. Powell, Paul J. Dimaggio.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5]付八军.大学教师职称评审问题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2(1).
  [6]费章凤,胡小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基于职称评审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1(3).
  1 王鸿政.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3(9).
  2 车玮.对高校职称评审标准中“技术治职”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5(6).
  作者简介:宫振蒙,女,1983年3月17日,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