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作者】 刘桂红
【机构】 神木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聪明才智去诱导学生,取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去实现班主任的价值。
关键词: 诚信 诱导 配合 公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育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被教育的对象更具时代化、特殊化、复杂化,怎样才能带好一个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在思索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加强修养,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老师不但在于本人有一颗诚挚的爱心,而且能善于运用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 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孩子用特有的目光,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老师的言行、举止、微笑、风度都是完美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要立守信,重正身。所谓守信,就是老老实实,不欺骗人,这是班主任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见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胜有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楷模,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三)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从表明上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们非常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提高,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腹有诗书语自发”,“厚积薄发”,每一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生活中,应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教学案例、名人传记、名篇美文,并且注重反思和总结,联系实际,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才能够随手拈来,出口成章,得心应手,而学生在接受批评教育和指导时,也会为老师的实力所震撼,为老师的魅力所折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用聪明才智去诱导学生
在当今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许多老师在抱怨学生的素质是如何之差,学生是如何与自己“横眉冷对”,师生关系甚至变成一种对立关系,的确不可否认。难道是生源质量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吗?其实不然,我认为是班主任老师如何善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教育要循序渐进,切记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具体感受有三点:
(一)要有一双慧眼。就是班主任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句话曾经这样说过“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确,我们细心去看看,我们周围的学生无论是优是劣,都有其特长和闪光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不过我们平时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关注得实在太少,他们的特长不光是我们没发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无所长,既然一无所是,那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眼睛要亮一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认识了学生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要因材施教。班主任应因人而异,循循善诱。西方的一位哲人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班主任在考察引导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有的老师把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的学生称为“差生”,这是不公平的。“优等生”的优点常常表现得较明显,易被人发现。比如学生成绩好,遵守纪律等,但这些学生也有缺点,比如比较自私、骄傲、不爱劳动,不愿意帮助别人等,这些却常常被忽略。“后进生”有许多优点,也同样像“优等生”的缺点那样常常被忽视。班主任要善于使他们身上消极的一面向积极的一面转化,要公正客观评价他们。要坚信我们的学生本质上是好的,尽管有的学生看起来有不少毛病,甚至惹人生气讨厌。我们班主任能不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会不会诱导、转变“后进生”是问题的关键。
(三)要求班主任应做到多点开花,即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并能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指导。如在学习中可以给学生讲述传授自己当年的学习心得方法,让孩子们走出一条学习上的最佳捷径,用自己当年求学的一些生活经历让孩子们作为人生的借鉴引导。班主任应具备成为孩子们人生旅途中最明亮的灯塔。要在别人甚至学生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满怀信心和希望,努力去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和诱导,恢复他们的自信,努力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绩,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收获,最大幸福,最大的价值。
三、要取得课任老师的积极配合
这是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因素之一。班主任在校长、各位主任的领导下,把全校统一的要求在班内具体化。实现这些要求,仅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课任教师分担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和班主任同在一个讲台,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如果他们能和班主任通力一致,把学校总要求和本班具体化的规定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那么教学效果大超过班主任一人的力量。
四、用好“公平效应”
班级管理实践证明,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班主任能否运用好“公平效应”,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公平,有很大关系。公平感是一个心理感觉,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却能体现它的存在,班主任能否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既反映了教师的师德,也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手段,因此班主任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样,优等生和后进生一样,老师子女干部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到教师公平,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在平时表扬、批评学生时,在家访或其他场合评价学生时,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特别是对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他们点滴进步更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之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五、要发挥家长的作用
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家庭是我们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力量。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将来有所作为,这和老师的愿望一致。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孩子在校表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家长知道,用家访、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机智、慎重,不要总提缺点,要肯定优点。对家长提出希望的要求。使家长了解班里各方面的情况,知道孩子在班级中所处地位,知道孩子的缺点,也知道孩子的优点,就能更有力地督促孩子进步。
近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日日夜夜,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有付出也有收获,当我看到学成归来的学生时,所有的辛苦都被融化,心里感到非常幸福。感到做老师值,做班主任值得。我愿意用一生的心血汗水去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生命是可贵的,奉献是高尚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默默耕耘。在平凡中用爱和真情像和煦春风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去改变学生的灵魂,也在实现做老师的价值,实现做班主任的价值。
关键词: 诚信 诱导 配合 公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育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被教育的对象更具时代化、特殊化、复杂化,怎样才能带好一个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在思索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加强修养,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老师不但在于本人有一颗诚挚的爱心,而且能善于运用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 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孩子用特有的目光,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老师的言行、举止、微笑、风度都是完美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要立守信,重正身。所谓守信,就是老老实实,不欺骗人,这是班主任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见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胜有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楷模,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三)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从表明上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们非常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提高,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腹有诗书语自发”,“厚积薄发”,每一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生活中,应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教学案例、名人传记、名篇美文,并且注重反思和总结,联系实际,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才能够随手拈来,出口成章,得心应手,而学生在接受批评教育和指导时,也会为老师的实力所震撼,为老师的魅力所折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用聪明才智去诱导学生
在当今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看到许多老师在抱怨学生的素质是如何之差,学生是如何与自己“横眉冷对”,师生关系甚至变成一种对立关系,的确不可否认。难道是生源质量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吗?其实不然,我认为是班主任老师如何善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教育要循序渐进,切记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具体感受有三点:
(一)要有一双慧眼。就是班主任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句话曾经这样说过“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确,我们细心去看看,我们周围的学生无论是优是劣,都有其特长和闪光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不过我们平时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关注得实在太少,他们的特长不光是我们没发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无所长,既然一无所是,那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眼睛要亮一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认识了学生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要因材施教。班主任应因人而异,循循善诱。西方的一位哲人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班主任在考察引导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有的老师把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的学生称为“差生”,这是不公平的。“优等生”的优点常常表现得较明显,易被人发现。比如学生成绩好,遵守纪律等,但这些学生也有缺点,比如比较自私、骄傲、不爱劳动,不愿意帮助别人等,这些却常常被忽略。“后进生”有许多优点,也同样像“优等生”的缺点那样常常被忽视。班主任要善于使他们身上消极的一面向积极的一面转化,要公正客观评价他们。要坚信我们的学生本质上是好的,尽管有的学生看起来有不少毛病,甚至惹人生气讨厌。我们班主任能不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会不会诱导、转变“后进生”是问题的关键。
(三)要求班主任应做到多点开花,即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并能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指导。如在学习中可以给学生讲述传授自己当年的学习心得方法,让孩子们走出一条学习上的最佳捷径,用自己当年求学的一些生活经历让孩子们作为人生的借鉴引导。班主任应具备成为孩子们人生旅途中最明亮的灯塔。要在别人甚至学生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满怀信心和希望,努力去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和诱导,恢复他们的自信,努力创造出几乎连他们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绩,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收获,最大幸福,最大的价值。
三、要取得课任老师的积极配合
这是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因素之一。班主任在校长、各位主任的领导下,把全校统一的要求在班内具体化。实现这些要求,仅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课任教师分担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和班主任同在一个讲台,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如果他们能和班主任通力一致,把学校总要求和本班具体化的规定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那么教学效果大超过班主任一人的力量。
四、用好“公平效应”
班级管理实践证明,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班主任能否运用好“公平效应”,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公平,有很大关系。公平感是一个心理感觉,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却能体现它的存在,班主任能否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既反映了教师的师德,也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手段,因此班主任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一样,优等生和后进生一样,老师子女干部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到教师公平,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在平时表扬、批评学生时,在家访或其他场合评价学生时,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特别是对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他们点滴进步更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之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五、要发挥家长的作用
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家庭是我们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力量。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将来有所作为,这和老师的愿望一致。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孩子在校表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家长知道,用家访、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介绍学生情况时,要机智、慎重,不要总提缺点,要肯定优点。对家长提出希望的要求。使家长了解班里各方面的情况,知道孩子在班级中所处地位,知道孩子的缺点,也知道孩子的优点,就能更有力地督促孩子进步。
近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日日夜夜,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有付出也有收获,当我看到学成归来的学生时,所有的辛苦都被融化,心里感到非常幸福。感到做老师值,做班主任值得。我愿意用一生的心血汗水去浇灌学生心灵的花朵。生命是可贵的,奉献是高尚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默默耕耘。在平凡中用爱和真情像和煦春风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去改变学生的灵魂,也在实现做老师的价值,实现做班主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