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阿斯满
【机构】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幼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两方面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中职学校 幼儿舞蹈 教育教学
随着“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校中不少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幼儿舞蹈成为不少中职学生热门的选择。因此幼儿舞蹈教学也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同样也对幼儿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幼儿舞蹈教学变成中职学生喜爱且将来毕业后得心应手的课堂呢?我们从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未区分幼儿舞蹈和成人舞蹈
中职幼儿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文艺团队舞蹈和专业舞蹈。它绝不仅仅是要教会中职学生舞蹈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授之以“渔”,教学、表演和编排三位一体,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幼儿舞蹈。不少师生热衷于成人舞蹈,只重视舞蹈的表演,却忽视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初衷和目的。幼儿舞蹈突出的是“童心”、“童趣”,节奏是欢快愉悦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舞蹈的“形”,把舞蹈的表演和技能作为重心,只会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2、中职学生学习舞蹈基础差
中职学生大多已经趋于成年,身体发育基本成熟,骨骼己经定型且比较硬。不少学生以前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进入职中才开始学习舞蹈。这些学生不仅没有学习舞蹈的理论基础,还尚失了舞蹈训练的身体条件优势。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和训练学生的软开度和舞蹈技术技巧,让一部分身体条件欠佳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教学时间过少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周课时大多都是2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舞蹈基本训练,系统学习一种民族舞蹈都困难,更不要说涉猎多种民族舞蹈、芭蕾舞,编排舞蹈。这样很多教学内容都只能是浅尝辄止,让学生走马观花般匆匆学过。这种情况,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很难得心应手。
4、学生缺乏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幼儿舞蹈教学最终是为幼儿服务的,但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往往很难走出学校,严重缺少实践。这也为今后进入工作埋下隐患。
二、对策与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舞蹈很容易吸引学生报名学习,但是基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学生要想在基础差、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学好幼儿舞蹈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幼儿舞蹈的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注意把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充分突出“童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从一开始的舞蹈道具的吸引,到舞蹈视频、音乐的选取,优秀作品的展示,舞蹈编排的引导等环节,都需要教师静心设计,激发中职学生的青春活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舞蹈的热爱。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自主自发地去深入感受和提升,学好幼儿舞蹈。
2、注重学习内容的选取
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不是要培养舞蹈演员而是要培养幼儿舞蹈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让更多对幼儿舞蹈如白纸的中职学生变成不仅自己会舞,还要会教会更多幼儿舞蹈的师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静心安排教学内容。除了常规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和理论学习外,还要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最后幼儿舞蹈的编排也必不可少。只有“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的把民族舞蹈、幼儿舞蹈结合,学会编排和创新,学生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教师不能只重视舞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舞蹈编创的要求和指导。尤其对一些身体条件差,技能生硬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会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多从情感表达、动作变化、舞曲编排等其他角度入手,化解对身体柔韧度、身体协调等舞蹈技能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3、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实践力度
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特别高的课,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呈现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所以,教师更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实践,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实践。首先,要让学生在班级、学校有实践的舞蹈。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进行组内轮流展示和组间评比,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也可以不定期地多组织舞蹈内的比赛、评比,对学生的舞蹈、服装设计、舞蹈编排等进行展示和竞赛。这样学生既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也能够提升参与意识和学习的成就感,在无形中学生的能力也慢慢得到提升。其次,学校可以与周边的幼儿园、社区、少年宫等联系,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岗前实习。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毕业典礼之类的节日,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编排幼儿舞蹈节目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既可以和幼儿进行更多地接触和互动,又能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日常的岗前实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尝试和幼儿游戏互动等方式全面的学习和提升改进,有利于中职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4、重视学生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舞蹈素养参差不齐,有的以前参加过舞蹈学习和考级基础较好,有的从未学习过舞蹈属于零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都进行一刀切,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跟不上的情况。这就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合理分组,利用同伴互助更好地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成长。在教学要求中做到弹性管理,分层作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发挥有特长学生的优势,做到教学相长,师生、生生互助。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大力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新。学会某个、某些舞蹈并不难,最难的就是创作和创新舞蹈。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来才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编排幼儿舞蹈,在以后工作中尽快适应。
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中职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就业,更关系到众多幼儿的健康成长。中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幼儿舞蹈的教学的特点,重视学生舞蹈的编排与创新,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幼儿舞蹈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王丹月,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2]鄂秦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11-112.
[3]朱琳,王琳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1).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中职学校 幼儿舞蹈 教育教学
随着“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职校中不少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幼儿舞蹈成为不少中职学生热门的选择。因此幼儿舞蹈教学也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同样也对幼儿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幼儿舞蹈教学变成中职学生喜爱且将来毕业后得心应手的课堂呢?我们从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未区分幼儿舞蹈和成人舞蹈
中职幼儿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文艺团队舞蹈和专业舞蹈。它绝不仅仅是要教会中职学生舞蹈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授之以“渔”,教学、表演和编排三位一体,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幼儿舞蹈。不少师生热衷于成人舞蹈,只重视舞蹈的表演,却忽视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初衷和目的。幼儿舞蹈突出的是“童心”、“童趣”,节奏是欢快愉悦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舞蹈的“形”,把舞蹈的表演和技能作为重心,只会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2、中职学生学习舞蹈基础差
中职学生大多已经趋于成年,身体发育基本成熟,骨骼己经定型且比较硬。不少学生以前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进入职中才开始学习舞蹈。这些学生不仅没有学习舞蹈的理论基础,还尚失了舞蹈训练的身体条件优势。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和训练学生的软开度和舞蹈技术技巧,让一部分身体条件欠佳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教学时间过少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周课时大多都是2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舞蹈基本训练,系统学习一种民族舞蹈都困难,更不要说涉猎多种民族舞蹈、芭蕾舞,编排舞蹈。这样很多教学内容都只能是浅尝辄止,让学生走马观花般匆匆学过。这种情况,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很难得心应手。
4、学生缺乏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幼儿舞蹈教学最终是为幼儿服务的,但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往往很难走出学校,严重缺少实践。这也为今后进入工作埋下隐患。
二、对策与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舞蹈很容易吸引学生报名学习,但是基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学生要想在基础差、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学好幼儿舞蹈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幼儿舞蹈的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注意把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充分突出“童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从一开始的舞蹈道具的吸引,到舞蹈视频、音乐的选取,优秀作品的展示,舞蹈编排的引导等环节,都需要教师静心设计,激发中职学生的青春活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舞蹈的热爱。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自主自发地去深入感受和提升,学好幼儿舞蹈。
2、注重学习内容的选取
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不是要培养舞蹈演员而是要培养幼儿舞蹈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让更多对幼儿舞蹈如白纸的中职学生变成不仅自己会舞,还要会教会更多幼儿舞蹈的师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静心安排教学内容。除了常规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和理论学习外,还要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最后幼儿舞蹈的编排也必不可少。只有“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的把民族舞蹈、幼儿舞蹈结合,学会编排和创新,学生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教师不能只重视舞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舞蹈编创的要求和指导。尤其对一些身体条件差,技能生硬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会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多从情感表达、动作变化、舞曲编排等其他角度入手,化解对身体柔韧度、身体协调等舞蹈技能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3、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实践力度
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特别高的课,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呈现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所以,教师更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实践,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实践。首先,要让学生在班级、学校有实践的舞蹈。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进行组内轮流展示和组间评比,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也可以不定期地多组织舞蹈内的比赛、评比,对学生的舞蹈、服装设计、舞蹈编排等进行展示和竞赛。这样学生既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也能够提升参与意识和学习的成就感,在无形中学生的能力也慢慢得到提升。其次,学校可以与周边的幼儿园、社区、少年宫等联系,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岗前实习。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毕业典礼之类的节日,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编排幼儿舞蹈节目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既可以和幼儿进行更多地接触和互动,又能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日常的岗前实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尝试和幼儿游戏互动等方式全面的学习和提升改进,有利于中职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4、重视学生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舞蹈素养参差不齐,有的以前参加过舞蹈学习和考级基础较好,有的从未学习过舞蹈属于零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都进行一刀切,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跟不上的情况。这就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合理分组,利用同伴互助更好地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成长。在教学要求中做到弹性管理,分层作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发挥有特长学生的优势,做到教学相长,师生、生生互助。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大力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新。学会某个、某些舞蹈并不难,最难的就是创作和创新舞蹈。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来才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编排幼儿舞蹈,在以后工作中尽快适应。
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中职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就业,更关系到众多幼儿的健康成长。中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幼儿舞蹈的教学的特点,重视学生舞蹈的编排与创新,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幼儿舞蹈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王丹月,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2]鄂秦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11-112.
[3]朱琳,王琳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