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之我见
【作者】
【机构】 苍溪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推动力。课堂激趣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美术课上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只有对某个人产生了好感,才会去乐于亲近他,所以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并不难,最主要的便是先让孩子喜欢上你这个老师。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爱、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和容易模仿的对象,有魅力的教师并不像明星那样耀人眼目,也未必风度翩翩、气志高昂,而往往同普通人一样平凡,然而,对学生而言,他们却像磁铁一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深得学生的钦佩和爱戴。
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很多美术教学的内容需要走出教室,进行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更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地描绘和创造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要求,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学生不但兴趣盎然,创作出的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如果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和认真的观察,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美术学习兴趣是能够推动美术学习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让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让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明确探究方向。这是从意向和认知两个方面来做好探索新知的准备。例如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游戏进行景物观察。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观察景物的造型、总结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感受明暗关系。并在现场进行素描写生演示绘画出一副副精美的写生作品。把学生都吸引到景物写生上来为什么自己画不出来教师简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充满生机的景物生活中的美景能瞬间凝固呢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了同时拿出同龄学生的优秀写生作品。让他们感觉到希望确立目标。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后都会主动预习教材。查阅资料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
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进行创作。
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作业讲评时我注意多说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漫画卡通教学,促进学习兴趣。漫画和卡通画的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使学生学了就用,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少,为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用漫画或者卡通画来帮助表现和装饰书信、贺卡或者笔记本等等。漫画、卡通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这种灵活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且不同水平及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现。漫画或者卡通画的故事、设计和作品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动机的形成。
遵循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心理发展告诉我们,初中生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和发现,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和态度,以鼓励、改善和促进为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愉快,从而更加乐于参与美术学习。
对于美术课来说,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动力。但兴趣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形成,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热情培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美术课上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只有对某个人产生了好感,才会去乐于亲近他,所以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并不难,最主要的便是先让孩子喜欢上你这个老师。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爱、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和容易模仿的对象,有魅力的教师并不像明星那样耀人眼目,也未必风度翩翩、气志高昂,而往往同普通人一样平凡,然而,对学生而言,他们却像磁铁一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深得学生的钦佩和爱戴。
利用实地写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很多美术教学的内容需要走出教室,进行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更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地描绘和创造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要求,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学生不但兴趣盎然,创作出的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如果仅凭教师说教,该怎么选景,该怎么构图,哪些画面需要,哪些画面不需要,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作业,这样闭门造车,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和认真的观察,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美术学习兴趣是能够推动美术学习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让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让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明确探究方向。这是从意向和认知两个方面来做好探索新知的准备。例如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游戏进行景物观察。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观察景物的造型、总结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感受明暗关系。并在现场进行素描写生演示绘画出一副副精美的写生作品。把学生都吸引到景物写生上来为什么自己画不出来教师简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充满生机的景物生活中的美景能瞬间凝固呢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了同时拿出同龄学生的优秀写生作品。让他们感觉到希望确立目标。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后都会主动预习教材。查阅资料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
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能够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进行创作。
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作业讲评时我注意多说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漫画卡通教学,促进学习兴趣。漫画和卡通画的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使学生学了就用,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少,为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用漫画或者卡通画来帮助表现和装饰书信、贺卡或者笔记本等等。漫画、卡通既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图画,这种灵活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而且不同水平及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现。漫画或者卡通画的故事、设计和作品能够使美术课堂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中学习动机的形成。
遵循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心理发展告诉我们,初中生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和发现,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和态度,以鼓励、改善和促进为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愉快,从而更加乐于参与美术学习。
对于美术课来说,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动力。但兴趣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形成,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热情培养。